他说:“幸亏我不是一头猪”,但也逃不开命运

翱皓聊文学 2024-10-12 11:10:23
书名:《屠场》 厄普顿•辛克莱 📚 这是一部直接改变了美国食品安全史的小说,小说震惊了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促成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的诞生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 📖 小说围绕着芝加哥屠场展开,本意是为了揭示生活在屠场的工资奴隶们的悲惨境遇,结果因为书中揭露的关于屠宰业和熟食加工行业的内幕而迅速在读者当中引起热烈的反响。在读者们的思想和情感尚未被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感染时,读者们已经被火腿香肠等的制造黑幕所震慑住了。 📖 书中以尤吉斯一家的遭遇为叙述的主线,他们的遭遇生动地呈现了生活在屠场的底层工人所遭受的重重欺骗和剥削,资本家让他们一直生活在贫穷当中,无暇思考公平和正义,无暇反抗和罢工,他们只能如行走在钢丝上的牛马,被屠场榨干生命的所有价值,最后消失于此。 📖 尤吉斯一家满怀着“发财梦”来到美国,却从移民代理开始就栽了跟头,一家人战战兢兢地来到芝加哥。尤吉斯的心态变化见证了“屠场会打脸每一个嘴硬的人”,他一开始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工作,他可以让家人在屠场过得好的生活,结果他的精神信仰被现实一再摧毁,他开始自暴自弃。 📖 然而,对于体力工作者来说,伤病会让他们唯一可以用来交换的价值变得一文不值,而在屠场,最不缺的就是新鲜的劳动力。 📖 在屠场,还有一个隐形的环境杀手。除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他们所吃的食物都是运用了“科技与狠活”制作出来的没有多少营养的化工品,这让他们长期处于饥饿当中,甚至面临着食物中毒的危险。 📖 屠场中不乏聪明人,那些人设计出各种各种节省成本,为资本家赚钱的方法,无论是腐肉再加工,还有在污水池里提炼油脂,或者各种被掺了假的食品。忠诚在这里最不值钱,欺骗才是屠场的主旋律。 📖 尤吉斯一家经历了屠场数个春秋的折磨后,终于死的死,逃的逃,尤吉斯在妻子和儿子相继死去之后也开始了流浪生活。所幸,最后他找到了新的精神信仰,找到了重新开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 小说的故事反映的主题很沉重,工资奴隶们的一生如同等待被宰割的牛羊,在资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这何其不幸。

0 阅读:0
翱皓聊文学

翱皓聊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