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成都郊外的临时指挥部里,李振捏着茶杯的手直冒汗。对面坐着的解放

品桐 2025-05-17 08:20:44

1949年12月,成都郊外的临时指挥部里,李振捏着茶杯的手直冒汗。对面坐着的解放军联络员不过二十出头,说话还带着山西口音:“李将军深明大义,我们刘司令员说……”   “我要见刘伯承!”李振“啪”地摔了茶盏,瓷片飞溅。小伙子面不改色擦擦溅到脸上的茶水,心里直嘀咕:这国民党中将怕是要炸毛。   三天前,李振还带着六十五军在胡宗南眼皮底下和解放军暗通款曲。他手下参谋捧着密信进门时,他正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发愣——地图上代表解放军的红色箭头,早把成都围成了铁桶。   “军座,这信……”参谋话没说完,李振一把夺过信纸。信是二野敌工部写的,末尾“刘伯承”三个字让他眼皮直跳。三十年前在梅县,他亲手押着戴镣铐的刘伯坚游街,那共产党人拖着铁链还在喊口号,后来蒋委员长亲批了处决令……   “军座!胡长官电话!”勤务兵的喊声把他拽回现实。话筒里胡宗南的浙江官话劈头盖脸:“李振生!你那个六十五军是属乌龟的?共匪都摸到新津了!”   李振攥着话筒青筋直跳。半年前宝鸡战役,胡宗南把他的嫡系三十八军当炮灰,自己嫡系一军却缩在后面。现在成都危在旦夕,这老狐狸又要拿粤军垫背。   “备车!”李振突然把军帽摔在桌上。他要见的可不是胡宗南,而是藏在成都城西杂货铺里的地下党联络站。杂货铺掌柜老周给他斟茶时,他盯着墙上“童叟无欺”的匾额突然问:“若我起义,能否见刘伯承将军?”   老周手一抖,茶水洒在八仙桌上:“刘司令员正在前线……”“那就是不见?”李振起身要走,老周赶紧拽住他袖子:“我这就发电报!”   三天后,刘伯承的亲笔信到了:“成都解放之日,必与将军把盏言欢。”李振摸着信纸上遒劲的字迹,想起1938年增城兵败,余汉谋当着全军将领的面撕了他的肩章。那天也是这样的阴雨天气,他蹲在战壕里捡回被炸飞的军帽,帽檐上还沾着部下的脑浆。   12月27日,成都城门大开。李振带着全副武装的六十五军站在入城式路边,看着二野的卡车轰隆隆开过。突然一辆吉普车刹在他面前,穿灰布军装的老者拄着手杖下车:“李将军,别来无恙?”   李振腿肚子直打颤——这分明是刘伯承!当年被他枪决的刘伯坚,正是眼前这位司令员的堂兄。刘伯承却像没看见他惨白的脸色,转头对参谋笑道:“把我存的老窖酒拿来,今天要请李将军尝尝我们四川的麻辣火锅!”   酒过三巡,刘伯承忽然掏出一本《唐宋词选》:“听说李将军爱读稼轩词?我这里有本东坡集,拿去看罢。”李振捧着书,眼泪“吧嗒”砸在封面上。后来他总跟人说,那天火锅腾起的热气,把他半辈子的血债都蒸成了冷汗。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品桐

品桐

上了生活的贼船,就做个快乐的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