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我们一家人都患上了艾滋,难道不该死吗?”2018年,上海一家三口染上艾滋病,得知罪魁祸首是自己的妻子以后,男子直接连捅妻子十几刀,被抓后觉得问心无愧。
黄松林和张丽是在朋友的聚会上认识的,那时他们都刚来上海打拼,住在闵行区一带的合租房里。
朋友介绍时说得简单:“你们都是老实人,好相处。”但实际上,两人性格迥异——黄松林是典型的南方男人,话不多却踏实稳重,做事有条不紊。
张丽说话爽快大方,人群中总是最活跃的那个。
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互补,两人竟意外地合拍。
张丽喜欢黄松林的可靠与沉稳,觉得他是“能托付一生”的那类人。
而黄松林,则被张丽身上那种阳光般的热情和朝气所吸引——她就像他忙碌生活中的一束光。半年后,他们便决定结婚了。
在朋友们看来,既意外,又理所当然。
婚后的日子并不宽裕。两人月收入加起来不过一万出头,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这点钱只够维持基本生活。
他们租住在一间老旧小区的合租房中,勉强能算“一室一厅”,但那厅其实只是隔断出来的空间,连张丽的衣柜都摆不下。
厨房只能容一人转身,冬天时热水器还时常罢工。可黄松林从不抱怨,他总说:“现在苦一点没关系,未来的日子会好。”
他心中一直有个朴素的梦想——攒够30万元,回老家盖栋小楼,再开一家建材铺子。他在老家读的就是土木专业,做工程、开店、自己盖房子,他都熟。
不久之后,张丽接到了私立医院孕检的报告,结果让她如坠冰窟——HIV阳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她选择了沉默,没有告诉任何人。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不敢面对现实,更害怕家庭的破碎。
她偷偷将那张私立医院的检测报告烧毁,仿佛这样就能将噩梦焚烧殆尽。
她不知道的是,公立医院的孕检过程中,母婴阻断治疗的记录已经被正式录入了疾控系统,专业的医疗网络早已掌握了她的情况。
尽管如此,张丽依然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试图用沉默和隐瞒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维系着这个看似幸福的家庭。
时间一天天过去,病毒却在她身体里悄无声息地蔓延,张丽的内心却越发沉重。
她的恐惧与愧疚像暗潮一般在心底翻滚,却没有勇气吐露半句。
她开始变得异常小心,甚至冷漠,躲避丈夫的目光,刻意制造距离。
儿子小宝出生后,张丽的秘密行为愈发隐蔽。
她知道,宝宝可能面临的风险,她却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她偷偷将抗病毒药碾碎,混入小宝的奶粉中。
每当她喂奶时,手指微微颤抖,心跳加速,生怕被黄松林发现。
她反复告诫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然而那份罪恶感和恐慌却让她夜夜难眠。
可纸包不住火,谎言终将破裂。
不久后,黄松林开始出现反复发烧、咳嗽不止的症状,体力逐渐衰弱。
无奈之下,他被送往医院接受检查。
医生的一纸艾滋病确诊报告,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这个原本温暖的家。
站在冷峻的医院走廊里,黄松林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他反复回想自己的人生轨迹,始终自认为洁身自好,初恋妻子更是他深信不疑的伴侣,怎么可能会感染上这种病?疑惑和痛苦交织,他不敢相信事实。
他质问张丽,并坚持要她做检查。
结果如同噩梦般确认——张丽也检测为HIV阳性,而且她是这场灾难的源头。
在法庭上,主检医生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张丽体内的病毒载量意味着她至少已经感染艾滋病超过两年之久。
如果张丽当初能够及时坦白,黄松林只要在感染后72小时内接受阻断治疗,感染的概率本可以降至0.03%。
遗憾的是,一切都已经太晚,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这一残酷的真相如同锋利的利刃,深深刺痛了黄松林的内心,妻子的隐瞒与背叛,年幼儿子的无辜遭遇,以及自己被疾病摧毁的健康生活,让他彻底陷入了愤怒和绝望的深渊。
愤怒冲破理智的束缚,黄松林情绪失控,冲进厨房,抓起一把锋利的菜刀,朝着瑟瑟发抖、满脸惊恐的张丽挥去。
案件发生后,黄松林被警方拘捕。面对审讯时,他面无表情,声音却异常坚定:“她瞒着我,把全家都拖入了艾滋的阴影。我们的孩子才刚满一岁,未来如何面对这可怕的疾病?她作为我的妻子,背叛了婚姻,难道不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吗?”他的言辞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的震惊与唏嘘。
最终,法院综合案件的事实和情节,认定黄松林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参考资料:贵港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