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徐州某部队,连长刘玉明从外面回来,走到门口,一位衣衫褴褛的女乞丐扑上来大骂“刘玉明,你个忘恩负义的坏蛋……”待看清女乞丐的面貌后,刘玉明瞬间傻眼了。 1944年解放战争进行期间,我军早已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但因为国共两党军力的差距,此时我八路军仍急需补充兵力,所以于当时的识字队队长梁怀玉而言,动员青年参军也成为主要的工作。 莒南县洙边村这座小山村地域落后,起初村里并没有多少青年报名,年仅19岁的梁怀玉在征兵动员大会后,就只能开始挨家挨户的走访,但纵使是在这一处沂蒙山区,面临一次次征兵,主动请缨报名者仍是寥寥无几。 面临当时的现状,梁怀玉便立下了誓言“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 此豪言壮语发出后不久,第一位报名参军的好儿郎出现了,他便是青年刘玉明,虽然上有老母在堂,下有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顾,但是刘玉明仍然义无反顾的参军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亡,民族忧患之际,好男儿应主动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而战,为革命胜利而战,为共产党的荣誉而战,为新时代的解放而战。 刘玉明的主动报名参军起了辐射带动作用,村里的其他好男孩儿也纷纷报名,很快,梁怀玉的村成为了营南县此次征兵中征兵人数最多的村。 无定河边骨,亦是春归梦里人,一个是有着报国之志的19岁少女,一个是主动请缨参军的年少英杰,二人的婚姻堪称良配,但婚后才过5天,刘玉明就不得不离开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身患重病的老母,年幼的妹妹赶赴前线,成为了军中的一名战士。 而至于梁怀玉则继续在营南县县村落中担任识字队队长,她孝敬公婆,与小15岁的小姑子一起干活,将家中事业料理的井井有条,她还教大家识字,组织大家做担架,做军鞋,支援前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刘玉民参军以后,夫妻二人一个在家中守着丈夫的消息,一个在战场上抗战,两人之间没有鸿雁传书,只有无尽的相思与等待,除此之外则是共同的目标,守卫着解放军的胜利。 在1949年1月,徐州终于解放了,而刘玉明给家中寄去了第一封信件,梁怀玉在收到丈夫的信后踏上了寻夫路,但千里迢迢的寻找过后,却发现丈夫已经跟着部队上前线了。 寻夫未果,但她却未就此放弃,在1950年春,她第三次到徐州寻夫,这次终于遇到了已是坦克部队连长的刘玉明。 此时的她已是衣衫褴褛,貌似乞丐,但刘玉明走近她,却当即就认出了她,认出了这一个曾立下“谁第一个报名参加我就嫁给谁”誓言的女子。 自此,曾经分割异地,因战乱分离的夫妻终于团聚。 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3评论】【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