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台湾空军少校驾驶运输机时,突然劫持机组成员朝大陆飞去,半路被军舰击中,好不容易挺到福州机场上空,却遭猛烈炮轰,而尾随的台湾战机也已杀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台湾海峡局势紧张之际,一位飞行员的壮举在两岸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位名叫郝隆年的国民党空军少校,原本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投身军旅,却在时代洪流中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转折。 郝隆年早年赴海外学习航空技术,学成归国时恰逢抗战胜利,怀着满腔热忱加入国民党空军的他,未曾想到等待自己的不是保家卫国的蓝天战场,而是被迫参与同胞相残的内战。 面对这种局面,这位年轻飞行员产生了强烈抵触,多次申请退役未果后,竟被强行押送至台湾。 在台期间,郝隆年虽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多个要职,但内心始终惦记着海峡对岸的故土。 为了寻找回归机会,他刻意隐忍行事,通过精湛的飞行技术逐步取得国民党高层信任,1954年初,调任金门前线飞行作战指挥官的决定,让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1955年1月11日这天注定要载入史册,郝隆年像往常一样执行飞行任务,却在升空后突然掏出手枪控制机组。 同机的王钟达和机工长面对突发状况,在枪口威胁下不得不配合改变航向。 当飞机突然切断与台湾塔台联系时,地面指挥系统立即察觉异常,紧急派出四架战斗机追击。 这架载着特殊使命的运输机在台湾海峡上空遭遇猛烈攻击,机身多处中弹冒出黑烟。 郝隆年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硬是操控着受损飞机继续向大陆方向飞行。 就在即将抵达福州机场时,新的危机接踵而至,大陆防空部队误判其为敌机,密集的防空炮火在飞机周围炸开。 生死关头,郝隆年果断做出教科书式的摇摆机翼动作,这个国际通行的投降信号让地面部队瞬间明白来意,炮火立即转向阻击尾随的国民党战机。 当运输机摇摇晃晃降落在福州机场跑道时,起落架与地面摩擦迸溅出连串火星,最终在跑道尽头险险停住。 走出机舱的郝隆年双腿发软,抱着迎接人员泣不成声,这个在国民党空军服役十余年的飞行员,终于实现了回归故土的夙愿。 此后二十余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新中国空军建设,不仅培养出大批飞行人才,还参与制定了多项航空训练标准。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这位传奇人物在改革开放后转型参政议政,连续三届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期间提交的二十余份提案涉及两岸交流、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1988年冬,70岁的郝隆年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留下的不仅是个人奋斗史,更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无数游子的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英雄人物》
台湾的统一可能会出乎大家意料的方式完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陆统一台湾的时间应该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