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俘,眼看就要被活埋。敌人问:“你认识莫林吗?”莫

提莫说热点 2025-05-22 09:56:16

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俘,眼看就要被活埋。敌人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两眼发光,有救了?她连忙说:认识认识,就是那个头戴白布的老太婆嘛…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1年,江苏盐城地区流传着一位双枪女战士的传奇。 这位名叫莫林的姑娘原本出身富裕家庭,父母只求女儿平安度日,却挡不住她投身革命洪流的决心。 那年深秋的芦苇荡里,这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正经历着人生最惊险的转折。 莫林从小就不是安分姑娘,家里请了私塾先生教她识字,她却把《三字经》藏在《新青年》杂志底下偷看。 十六岁那年,她硬是闹着要去县城读新式学堂,母亲抹着眼泪说外面兵荒马乱,父亲拍着桌子说女孩子读书没用。 可这姑娘半夜翻墙逃出家,揣着攒了三年的压岁钱,硬是给自己交上了学费。 在学校里,莫林像块吸水的海绵。她跟着老师学地理,知道了中国有多大;听历史课,明白了什么叫国破家亡。 有天夜里,她和三个同学躲在宿舍被窝里传阅油印小册子,月光从窗户缝漏进来,照得书页上的镰刀锤子图案发亮。 后来她跟组织接上头,专门负责在女学生中间传递情报。 这活儿她干得漂亮,总能把密信藏在发髻里,或者用绣花针在衣襟内侧刺出暗号。 要说这姑娘最特别的本事,还是化装侦察。有次组织派她去敌占区摸情况,她愣是用锅底灰抹脸,把新棉袄撕成破布条,拄着根树枝就混进了伪军的饭馆。 跑堂的看她是个"老太婆",连问都没问就让她坐在角落。 那天她不但摸清了伪军换岗时间,还顺手把两张布防图裹在煎饼里带了回来。 战友们后来都管她叫"百变仙姑",说她往脸上抹把土,能年轻二十岁也能老二十岁。 1941年初冬那场遭遇战来得突然,莫林带着宣传队正在老乡家刷标语,村口的狗突然狂吠起来。 二十几个伪军骑着自行车冲进村,子弹打得土墙噗噗冒烟。 莫林扯下头巾包住手枪,招呼队员们往芦苇荡撤。有个小战士慌不择路要往大路上跑,被她一把拽回来:"走水沟!踩着我的脚印!" 后来清点人数,全队三十七人愣是一个没少,反倒是追进芦苇荡的伪军陷在泥潭里丢了五辆自行车。 最惊险的还是那年腊月,莫林带着医疗队转移伤员,在运河边被汉奸盯上了。 十几个便衣特务围上来的时候,她正蹲在河滩给伤员换药。 特务头子拿枪顶着她后脑勺问:"听说你们这儿有个会变戏法的女八路?"莫林慢悠悠系好绷带,抬头笑得两眼弯弯:"老总说的是不是王家村那个跳大神的?前些日子往北边去了。" 趁特务们发愣的工夫,她突然抓起把沙子扬过去,背起伤员就往芦苇丛里钻。等敌人反应过来,只看见河面上漂着顶破草帽。 不过真让莫林出名的,还是那年春天的"白布头巾"事件。 当时她带着区小队端了伪军的盐税所,气得鬼子悬赏五百大洋要她脑袋。 有次她化装成新娘子去送情报,花轿走到半路,突然蹿出个汉奸带着日本兵查轿子。 盖头掀开那瞬间,莫林手里两把驳壳枪已经顶住了汉奸的太阳穴。 后来老百姓传得更神,说她能坐着花轿飞天遁地,其实那天她是把短枪藏在了陪嫁的子孙桶里。 这姑娘最绝的,还是那年秋天在刑场上的急智。当时她被叛徒出卖,让伪军抓了个正着。 审了三天三夜,鞭子抽断了三根,她硬是咬着牙没吐半个字。 最后敌人把她拖到乱葬岗,铁锹都开始往坑里填土了,有个伪军头目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 浑身是血的姑娘眼睛突然亮了,沙着嗓子说:"咋不认识?西村那个裹白布头巾的老婆子嘛!前天还见她往北山跑呢。"敌人信以为真,居然把她给放了。 等莫林瘸着腿找到部队,同志们看见她头发里还夹着黄土,可腰上别的双枪擦得锃亮。 这位双枪女侠的故事后来上了报纸,记者来采访那天,她正蹲在灶台前熬草药。 问起那些惊险经历,她拿烧火棍在地上画圈圈:"哪有什么神机妙算,不过是把鬼子当癞蛤蟆耍。"说着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光映得她脸上的鞭痕发红。 有年轻战士问她怕不怕死,她指着屋檐下晾的咸鱼说:"要怕死早回家嫁人了,还能在这儿陪你们晒鱼干?" 直到抗战胜利那年,盐城的老百姓还能在集市上看见个戴头巾的妇人。 有人传说那是莫林又在执行任务,也有人说她退伍当了小学教员。 不过有样东西倒是真的,当年她哄骗敌人时说的"白布头巾",后来成了军区侦察队的标配。 直到现在,盐城革命纪念馆里还陈列着块泛黄的白粗布,旁边的说明牌上工工整整写着:传奇女战士智斗伪军的重要道具。 信息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华中抗日根据地人物志》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官网"文物故事"栏目《白布头巾背后的智勇传奇》 中国军网"战史风云"板块《双枪女侠的芦苇荡传奇》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