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5-15 16:34:38

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1950年朝鲜半岛燃起战火,美国带着十几个国家的部队跨过三八线往北打。

眼瞅着美国大炮架到鸭绿江边上了,刚建国的新中国哪能坐得住?

百万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里头有个叫潘天炎的湖北小伙,刚满十八就扛着机枪进了朝鲜。

潘天炎命苦,老家在湖北枝江的穷山沟里,十岁没了爹。

被日本兵活活打死的,没过两年娘也累死了。

十七岁那年国民党抓壮丁把他拽上战场,好在四九年碰上解放军救了他。

这小伙子算是看明白了,共产党才是老百姓的部队,朝鲜战争一爆发,他头一个报名参了军。

1951年开春那会儿,美国人在汉江边上发疯似的进攻。

潘天炎所在的38军112师守着泰华山,他们班负责的256.4高地成了重点靶子。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透,大伙儿就着雪水啃炒面,潘天炎肚子不争气,跑到战壕外边解手。

等他提着裤子回来,阵地上空荡荡的。

原来上级让转移,偏巧他蹲坑没听见撤退命令。

这下可好,整个山头就剩他个新兵蛋子。

还没等他回过神,美国兵已经摸上来了。

要说这小子真带种,抄起手榴弹就往人堆里砸。

炸翻五六个美国兵还不算完,扯着嗓子喊:"弟兄们准备手榴弹!"

其实阵地上就他光杆一个,这招虚张声势愣是把六个美国兵唬住了。

他猫着腰绕到敌人屁股后头,两颗手榴弹送他们见了阎王。

美国人吃了亏开始动真格的,两个排的兵力分两路包抄。

潘天炎在战壕里来回窜,这边扔两个手榴弹,那边甩几块石头,捡着敌人丢下的卡宾枪突突两梭子。

最悬乎的时候炮弹贴着脸炸,炸得他耳朵嗡嗡响,脸上嵌满火药渣子。

就这么死扛着打退九波进攻,最后连石头都扔光了,眼瞅着要完蛋,山下冲锋号突然响了。

大部队杀回来了!

这场恶仗打完,大伙儿清点战果都吓一跳:这小个子新兵单枪匹马杀死三十多个美国兵,伤了一百多。

后来军里给他记两次大功,朝鲜还发了军功章。

最风光的是五三年回国,毛主席亲自接见他们这些战斗英雄。

可谁也没想到,五七年潘天炎主动要求退伍,说是身上伤病多,不给国家添麻烦。

回到老家枝江,组织上安排他当粮管所主任。

街坊四邻只知道这个黑瘦汉子当过兵,哪晓得他是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

直到七三年他得病去世,县里才在小学立了纪念碑。

现如今去袁码头村,还能看见碑上刻着"青年英雄潘天炎"七个大字。

要说那个年代的兵真是硬骨头,潘天炎这样的不是个例。

当初守阵地的要是搁现在某些软骨头,早跑没影了。

可人家就认死理。

身后是刚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是毛主席住的中南海,这阵地能丢吗?

现在有些小年轻整天崇洋媚外,真该让他们看看老辈人是怎么拿命换太平的。

潘天炎这辈子过得实在,打完仗回乡继续搞建设,粮管所的工作干得踏实。

那会儿没微信没抖音,英雄事迹就靠口口相传。

倒是现在有些人,做点好事恨不得全网直播,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话说回来,当年朝鲜战场像潘天炎这样的何止万千?

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挨火烧,哪个不是拿血肉之躯跟钢铁硬碰?

看现在国际形势,美国又在南海搞事情,台湾问题也没解决。

真要哪天打起仗来,还能不能出潘天炎这样的硬汉子?

这话问得人心慌。

倒是记得老潘生前说过:"当兵的要都惜命,老百姓就得送命。"

七十多年过去,鸭绿江早恢复平静,但潘天炎们的故事不能忘。

别看现在日子好了,居安思危的老理儿不能丢。

哪天要是再出个"潘天炎",希望他不是孤军奋战,希望身后站着千万个继承者。

毕竟英雄的血不能白流,老辈人打下的江山,咱们得守住了。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