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湘西魔王”张平走进了16岁杨炳莲的家里:“我看上了杨炳莲,要娶她为妻。”杨炳莲开杂货店的父母,当即就吓傻了:因为张平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驻防永绥远的最高司令官舒安卿一起来的,还说司令官要为他做媒,娶杨炳莲为妻。
1919年,杨炳莲出生在湘西古丈县,她的父辈世代经商,家中开杂货铺做买卖,也算是富裕人家,母亲又是书香门第,杨炳莲从小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生于乱世的杨炳莲,家境良好,饱读诗书,又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自然成为了很多男人相中的对象。
湘西地处偏僻,自古以来匪患严重,各方势力盘踞,当地百姓时常遭到土匪的侵扰,当时古丈县有名的土匪头子张平偶然来到了杨家的小卖部里,看到16岁的杨炳莲,顿时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了。
从那次相见后,张平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杨炳莲娶到手。
张平出生于1906年,比杨炳莲年大13岁。他的祖父张朝玉是古丈县高峰乡李家洞村张家坨有名的大财主,单是在其名下的水田就有160亩。
由于家庭条件好,让张平养成了不务正业,在当地横行霸道的土匪,长大后更是成为乡亲们远远看到也要绕开的“湘西恶魔”。
1928年,张平又经家里亲戚的牵桥搭线认识了国民党128师下属旅长舒安卿,并在其手下做起了副官。
从1928年至1935年期间,张平随国民党军队到永顺、保靖一带“剿共”,可谓是反动性质十足。
而且在遇见杨炳莲之前,张平已经结过两次婚了,但是他经常打骂她们,日子久了,她们也不愿再忍受这样艰难的生活,最终选择了自杀。
为了多见见杨炳莲,张平甚至像其他那些毛头小伙一样,常常去她家店铺里买针线,很多时候他买东西都会多给钱。
时间长了,张平再也耐不住性子,索性直接让他的领导舒安卿带着他装模作样去下聘说媒。
原本杨父以为张平带着这么多人马过来找茬,但是看到他们带来的聘礼时却下了一跳,思来想去之后,作为商人的杨父认为张平有意娶自己的女儿,日后要是能傍上这个靠山,未来的商路估计也会平稳些,于是他答应了这门亲事。
虽然张平动不动就前两任妻子非打即骂,但是他对杨炳莲却是真心真意,二人结婚了半年仍然如同新婚夫妻。
婚后第二年,张平随舒安卿开拔宁波抗日。临行前,他把杨炳莲安置在老家张家坨。
1944年,张平当上了古丈自卫团副司令。杨炳莲也真正过上了“太太生活”:以前家里只有做饭和收租的佣人,从此以后,杨炳莲家里佣人多了起来,连养鸟养狗都有专门的佣人。以前别人喊她杨氏,这一年起,别人喊他司令夫人或司令太太。
杨炳莲的“司令太太”生活就是白天逗逗鸟、遛遛狗,晚上玩牌,有时也看‘坐堂戏’。
张平让杨炳莲“少管男人的事”,但杨炳莲还是经常劝张平少树敌,多积德。
她经常背着张平做一些赎罪的事。当时附近的村民都要交鸦片税,她就悄悄给一些交不足的村民发假凭证,说是交足了。有的人家断了粮,她就叫人送粮食去。
杨炳莲之所以广行善举,除了发自内心的善良外,也是为了给丈夫积点阴德。虽然她没有亲眼见过张平杀人,但张平的恶名早已传到了杨炳莲的耳中。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因为张平所做的恶事太多张平就被政府所击败。当时张平并没有一个人独自逃亡,而是带着杨炳莲与孩子们一起,张平在知道自己逃不了之后,他选择让杨炳莲带着孩子回到娘家。
1950年1月,解放军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湘西土匪们溃不成军,这些平时指挥欺负老百姓的恶霸,哪里是正规部队武装的对手,全部都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逃进了深山老林了。
听说解放军同志要攻打张平的老巢,当地的老百姓都纷纷拍手叫好,奔走相告,更是主动找到解放军首长提供情报,献计献策,甚至有胆大的愿意亲自带路,进山剿匪。
仅仅三天,张平的老巢就被彻底摧毁。
后来张平被击毙,当地百姓将张平的尸体拉到集市枭首示众,百姓们对“湘西魔王”张平的下场拍手称快,甚至张平的旧部也承认是罪有应得。
不过张平死后,当地百姓并没有找机会报复杨炳莲和孩子们,反倒格外同情他们,平日里也对他们一家提供了诸多帮助,甚至还救了杨炳莲一命。
因为大土匪向俊家被公审的时候,杨炳莲由于是“土匪婆子”,也被抓走接受公审,但是枪毙完向俊家后,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亲自过来给她松了绑。
因为当地的很多百姓都纷纷请愿,请求释放杨炳莲,并且还有很多人为她作证明,说她虽然是魔头张平的老婆,但从未做过有伤害乡亲们的事情。
杨炳莲的下半生过得平凡而知足,靠劳动把四个孩子养育成人,并未再嫁他人。
2014年,杨炳莲去世以前,每一位来到此地的客人除了看风景,也会怀着好奇和期待去看望杨炳莲,人们传说的“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乱世之下,杨炳莲一个弱女子也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用着自己的善良来救助更多的人。她的善举最后不仅救了别人,也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