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2岁巴金邀请19岁女粉丝到自己家做客,女粉欣然赴约。谁知,半晌后她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03 23:37:20

1936年,32岁巴金邀请19岁女粉丝到自己家做客,女粉欣然赴约。谁知,半晌后她却哭着跑出来,巴金在后面紧追不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6年的上海,发生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32岁的“巴金,”因为创作了《家》这部小说,已经在文学界享有很高声誉,是个备受瞩目的作家,同时吸引了众多女粉丝的喜爱。 在许许多多读者寄来的信件里面,“萧珊”的那封信格外引人注目,这不单单是因为信中文字透露出的那份热情与真挚,更因为随信一同寄来了一张她的照片。 照片上并且写下了大胆而情感话剧,“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正是这份毫不掩饰的率直以及过人的勇气,让巴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新鲜感。 同时也被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仔仔细细地阅读了那封信,并且没有任何耽搁并且迅速写了回信。 从此,萧珊这个名字对巴金来说有了特别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读者的代称,他们通过写信交流,因为都喜欢文学而成为了朋友。 通过书信进行了半年的交流,文字里传递的默契让萧珊渴望把这份友谊从笔尖发展到现实生活中。 她再次主动提出见面,还细心地附上了自己最近的照片,并且约定好了时间和地点,面对萧珊如此热情坦诚的邀请,连平时不太爱社交的巴金,愉快地答应了见面。 第一次见面时,萧珊那种活泼开朗的性格深深打动了巴金,这次见面让他们的关系从信友变成了现实里的朋友,他们开始频繁地约出来见面,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亲近。 然而,在1936年,对萧珊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摆在了她面前,当时,萧珊正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 她的父亲已经决定,要把她嫁给一个有钱人家里的儿子,这让她感到非常为难和痛苦,就在时,她突然收到了巴金邀请她去家里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萧珊心里立刻燃起了希望,她满心以为,巴金终于接纳她进入他的生活,于是,她带着这份强烈的期待前往巴金家中。 并详细地向他讲述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希望巴金能成为自己的依靠和保护伞,然而,当巴金听完了她的倾诉后,给出的回答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他的回应,仿佛一盆冰冷的凉水,瞬间浇灭了她内心燃起的全部希望和火焰:“这事还得你自己决定。” 巴金说出这句话,在萧珊听来,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和理解,这句平淡的话语对她而言,等同于无情的冷漠和直接的拒绝。 她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巴金这样的回应,这份巨大的落差感让她瞬间感到无比的委屈,她情绪激动地说出一句“你根本不懂我”,接着便控制不住眼泪,哭着跑出了巴金的家。 看到萧珊流泪痛哭,让巴金彻底乱了手脚,心里万分焦急,他立刻毫不犹豫地追了出去,紧跟着,他为了平复她的情绪,郑重地许下了那个影响他们一生轨迹的诺言。 而这个承若是:“等你日后长大,若还愿接纳我这老头子,那我们便在一起。”萧珊闻听巴金此言,泪水戛然而止,笑容旋即绽于脸庞。 她毫不犹豫地回应:“那你是想多了,我早就决定了,此生非你不嫁! 经过这次真诚的交流,虽然没能立即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他们的心灵已紧密相连,再无隔阂。 直到1944年,这时,巴金已经年仅四十岁,而萧珊也已长成二十七岁的成熟女性,两人携手正式结为夫妻。 在结婚后的日子里,他们开启了爱情里最为温暖甜蜜的生活,萧珊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着他的全部生活。 然而,岁月并不是一帆风顺,在1972年,一个特殊的时期,巴金当时还在干校里劳动学习,而萧珊却突然病倒,卧床不起。 她经过许多困难才住进医院,诊断结果竟然是晚期肠癌,癌细胞已经扩散开来,当巴金匆忙赶到妻子身边,看到病床上虚弱瘦弱的萧珊时,心里非常难过。 他一步也不离开地照顾着她,盼着手术能带来转机,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他们,手术后的第五天,萧珊就永远地离开了他。 悲痛致使巴金的头发就全部变白,在他心里,萧珊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心灵的依靠,他唯一的伴侣。 萧珊离开人世后,朋友们看到他这样消沉,便劝他考虑再找一位老伴,然而,巴金的回应非常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他说得很明白,他心里的妻子,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只会有萧珊一个人,为了寄托心中那份无尽的思念之情,他做出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的决定。

他将萧珊的骨灰盒一直放在自己的床头枕边,与自己朝夕相伴,就这样,整整三十三年,她的骨灰静静地陪在他身旁,仿佛她从未曾远去。 直到2005年,一百零一岁高龄的巴金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信源】资料参考:《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巴金·萧珊》

0 阅读:51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