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看懂中华五千年的绘画发展
张允说文学
2024-06-27 12:48:54
《中国绘画源流》
中国画注重气韵生动,追求笔墨的干湿浓淡、疏密聚散,营造出深邃的意境。一幅静止的画作便凝练了千年的文化底蕴,那么该如何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中国画呢?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所作《中国绘画源流》,结合历史、政治全面地讲解中国绘画的故事。从各个时代的特色、流派,到千古大家的绘画风格,再到对典型画作做出赏析,一本书勾勒出一幅简明中国绘画史全景图。
[樱花R]
早期的画作还是出现在陶器、青铜器、岩石等处,到了战国中期,人们不再依赖器物或墙面作画,而是在白色丝帛上作画,也就是著名的帛画。从马王堆T形帛画中可以发现汉代绘画的构图水平已经十分高超。
[樱花R]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绘画史的转折期,那时创立的审美标准一直影响着后世。到了隋唐五代绘画更加昌盛,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独立存在,之后还有吴道子的诸多画作。而唐代是中国人物画的高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王维就是文人画的始祖。
[樱花R]
宋代的画重视构思立意,宋徽宗促进了宫廷绘画的发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便作于此时期。
[樱花R]
元代水墨盛行,也是中国绘画史的转折期。绘画沿着以画院为主流的方向发展,不过该时期强调文学性,“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抒发;提倡以貌求神,以简逸为上”,且强调以书入画,将诗、书、画结合,使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流。
不过到了明代,朱元璋又开始以南宋院体画为正宗。
中国画诉说着东方的诗意与哲理,是艺术的瑰宝。通过了解绘画的发展史和代表人物的经典画作,更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中国画。
在去中国画艺术馆之前可以翻开本书,积累相关知识与用词,更沉浸式赏析我们的瑰宝。
0
阅读:2
小牛
图片太少了,不够看啊
徐小徐
这年头还有人看这种烂大街的玩意?
胖是一种态度
厉害了我的国,传统文化绘画中的寓意和中国古代名画及作者,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