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网约车司机载黑人乘客,途中遭呵斥,下车时被拍,司机报警。
事情发生在北京,一位出租车司机载了一位非洲裔乘客。行驶途中,乘客用英语斥责司机,司机一言不发地将乘客送到了国贸。乘客在下车时拍了拍司机,司机随即选择了报警。警方到场后,该乘客态度转变,用地道的北京话诚恳道歉,解释说是因为赶着开会,情绪有些激动。但司机并不领情,他报警的初衷并非寻求赔偿,而是希望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了关注,然而事情却轻描淡写地结束了。司机无奈地表示,既然警方已经介入,他也只能作罢,随后离开了现场,其他乘客也陆续上车离去。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质疑司机的处理方式,认为应该对外国人更加宽容。三年前朝阳区发生的一起事件却让人们改变了看法:一群外国居民拒付物业费,甚至扬言要寻求大使馆干预,导致北京的物业公司都不敢再接收外国租客。这次事件让许多人感到愤慨,认为不能因为对方的国籍就对无理行为一味忍让,更不能让外国人对中国法律和社会秩序缺乏敬畏。公开数据显示,外籍被告缺席判决的比例高达37%,而本国被告仅为6%。一些人认为,这反映出部分外国人对中国法律的漠视。一些人开始倡导宽容,但这种宽容是否应该带有歧视色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因为国籍或其他身份而享受特权或特殊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