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看了,他已经死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父亲背着高大的儿子,徒步25

科技历史回忆录 2025-05-24 11:55:12

“不用看了,他已经死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父亲背着高大的儿子,徒步25公里回家。路上有医生想帮忙救治,父亲却无力地摇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天下午的太阳毒得能晒化柏油路,汶川山沟沟里闷得人喘不过气。 程家老三程天乐蹲在自家院门口玩弹珠,突然听见老爹在堂屋里翻箱倒柜的动静。 墙根底下挂着的老相框里,那个穿着白校服的少年永远定格在十七岁。 那是2008年之前,这个家最敞亮的时光。 程林祥年轻时候是个闷头干活的庄稼汉,四十来岁的人看着像五十。 大儿子程磊在镇中学念书那会儿,老程天天扛着锄头往地里钻,收工了还要去建筑队搬砖。 村里人都说这老程轴得很,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儿子念重点高中。 那年月山里人家能出个读书苗子不容易,老程总觉得儿子将来准能出息。 2008年5月12日晌午头,漩口中学的预备铃刚响过第二遍。 程磊抹了把脸上的凉水往教室跑,他前脚刚跨进门槛,后脚教学楼就跟筛糠似的抖起来。 后来省地震局的报告说,那天地动山摇的阵仗足足有八级,相当于往地底下扔了560颗广岛原子弹。 可这些数字对老程来说,远不及儿子被压在水泥板下的那声闷响来得真切。 老程两口子是在震后第二天摸着山路找过来的。 映秀镇往漩口中学那段路,原本骑车半个钟头就能到,那天硬是走了四个多钟头。 沿路瞅见的电线杆子东倒西歪,碎砖烂瓦堆得比人高。 老程媳妇刘志珍路上摔了三回,膝盖上的血把裤管都洇透了也顾不上看。 等见着学校那堆废墟,两口子腿肚子直打颤, 三层教学楼塌得就剩个门框杵着,操场上横七竖八躺着盖白布的担架。 那几天老程就跟魔怔了似的,见着穿迷彩服的就拽着人家问:"同志瞅见我家磊子没?穿蓝校裤白衬衫的娃。" 救援队的人直叹气,说底下埋着的娃娃太多,得慢慢刨。 老程等不及,抄起工地顺来的铁镐就往瓦砾堆里扎。 后来有记者拍到他刨人的照片,十个指头没一块好皮,指甲盖都掀翻了两个。 第五天早上,老程在二楼楼梯拐角的水泥板底下摸着件白衬衫。 那衣裳他认得,是儿子考上高中那天他特意扯布做的。 水泥板少说有两百来斤,老程愣是拿铁镐一点点凿碎。 等把儿子扒拉出来,后脑勺的血痂都结成了硬壳。 后来省医疗队的张大夫看过说,孩子是让水泥板砸了要害,没遭啥罪。 往家走的二十五里山路,老程走成了这辈子最长的路。 儿子身子骨比他这个当爹的还壮实,老程驼着背走得直打晃。 路上遇见好心的医生要搭把手,老程把儿子往背上又颠了颠:"不麻烦您,娃睡熟了怕惊着。" 其实他后脖颈早让儿子的鼻血浸透了,凉飕飕的往脊梁骨里钻。 到家那天村里老少都来搭手,看见老程把儿子摆在堂屋竹床上,给换上过年才舍得穿的新球鞋。 后山坟圈子新起了个土包,老程栽了棵柿子树,说等来年结果了给儿子当零嘴。 村里会计帮着往县里报伤亡,统计表上学生那栏填着四千七百多人,占着全省遇难数的百分之七。 日子眼瞅着要缓过劲来,老天爷又给程家使绊子。 地震刚过周年,老爷子去镇上赶集让大货车怼下了山崖。 这回连个囫囵尸首都没找回来,老程蹲在山路边抽了半宿烟,第二天照样扛着锄头下地。 村里扶贫干部看不过眼,给申请了危房改造,把漏雨的瓦房换成了水泥板房。 那年记者回访,正赶上老程媳妇怀上老三。 两口子给孩子起名"天乐",说是要天天乐呵。 现在小磊磊都上小学五年级了,长得跟他哥小时候一个模子刻的。 只是老程如今见着穿白校服的学生娃,总要愣会儿神。 镇上中学新盖了防震教学楼,玻璃窗明晃晃的能照见人影。 山里的柿子红了十四茬,映秀镇废墟上早就起了新楼房。 老程家堂屋供着两张黑白相片,逢年过节摆着柿饼和苹果。 村里通了柏油路,小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 有回城里来的志愿者问老程要不要搬去安置房,老程摸着院墙摇头:"得守着,要不孩子回家该找不着门了。" 这些年总有人问老程咋熬过来的,他总吧嗒着旱烟说:"日子不得往前过么。" 只有后山那棵柿子树知道,每年清明老程都要在树根底下倒半瓶烧酒,嘴里念叨着:"爹没本事,就给你修条好走的路。"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汶川地震报道)

0 阅读:1
科技历史回忆录

科技历史回忆录

关注我,关注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