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中将李玉堂,蒋介石爱将,赴台后被秘密处决,令人意外的是,最终海峡两岸都为他恢复了名誉。
山东广饶望族之后,李玉堂自幼文武兼修,才智过人,练就一身好武艺。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乱世激荡起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袁世凯称帝之时,他便投身讨袁大军,后又追随阎锡山。1924年,他与兄长李延年一同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跻身“山东三李”之列,一时名声鹊起。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玉堂率领部队屡建奇功。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他都身先士卒,与日寇浴血奋战,最终在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中,升任第八军军长。武汉会战中,他率部坚守武宁棺材山30余日,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企图,为保卫武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南京保卫战中,他和日军展开9天9夜的残酷厮杀,虽损失惨重,却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李玉堂的辉煌战绩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达到顶峰。他率领第10军,以寡敌众,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与日军激战七昼夜,歼敌六万,创造了抗战史上的奇迹,不仅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他因此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并晋升为第27集团军副司令,第10军也因此被称为“泰山军”,成为蒋介石的王牌部队。
抗战胜利后,李玉堂的星途骤转直下。他为人耿直,恃才傲物,不善于政治斗争,屡遭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不仅军权旁落,更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内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第十绥靖区司令官,率军进驻山东,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导致军心涣散,国军节节败退。1948年,他在兖州战役中损失两万四千兵力,仓皇逃窜中被我军俘获,虽最终逃脱,但蒋介石认为他未死于战场是奇耻大辱,对他下达了“永不叙用”的命令,这沉重打击让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
1950年,蒋介石下野后,薛岳推荐李玉堂担任海南防卫司令部副总司令兼21兵团司令和第32军军长。不久,他的妻子陈伯兰和妻兄陈石清(叶剑英派来的地下党员)来到海南,劝说李玉堂起义,争取海南和平解放。李玉堂看清了国民党政权的腐朽,同意起义,并写信给叶剑英,希望商讨起义事宜及个人安排。叶剑英回信支持起义,并承诺李玉堂起义成功后,将担任海南岛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但陈石清因琼州海峡被国军封锁,辗转香港,未能及时返回海南。解放军发起海南岛战役时,李玉堂错失了起义良机,只得随溃军撤往台湾。
赴台后不久,陈石清到达台湾,与李玉堂取得联系。蒋介石发动“肃清内奸”运动,李玉堂因战败成为怀疑对象。特务逮捕并严刑拷打他的亲信李刚,李刚招供了李玉堂密谋起义的事实。李玉堂得知后,试图让陈石清逃走,但信件被截获,坐实了他的罪名。他和妻子、妻兄都被捕。尽管许多国军将领为他求情,但蒋介石为杀鸡儆猴,以“通共”罪名处决了他。1983年,大陆方面发现李玉堂写给叶剑英的信件,追认他为烈士。2004年,台湾方面重新审查此案,认为证据不足,也为他平反昭雪,颁发“恢复名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