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墓中十大绝世文物之一:夜明珠 孙殿英的军靴踏响了东陵寂静的地面,1928年的春天,这位军阀带领部队撬开了沉寂二十年的慈禧太后陵墓。当沉重的棺椁盖被掀开那一刻,一道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光芒引起了众人注意。众人惊讶地发现,躺在棺中的慈禧太后尽管见风后脸色已变黑,但整体保存完好,宛如睡去。而那光芒的来源,正是慈禧口中含着的传说中的夜明珠。 这颗夜明珠并非寻常之物。据记载,它价值高达1080万两白银,在黑暗中能自发光亮,夜间百步之内,足以清晰照见每一根头发。慈禧生前对这颗珠子爱不释手,临终前更是执意要将它含在口中,迷信地认为这能保佑她的灵魂在死后世界中"夜明",永远不会堕入黑暗。 然而命运弄人,这颗被寄予厚望的珍宝最终未能陪伴慈禧长眠。孙殿英取出夜明珠后,与其他大量珍贵陪葬品一同被装入箱子运走。军阀年代,战事频繁,军队补给紧张,孙殿英将这些珍宝视为筹码,意图用来换取军备物资。当时正值国民政府统一战线时期,有传闻称孙殿英将这批文物带到南京,希望能与蒋介石交换所需的军火。 然而,蒋介石正忙于处理全国军政事务和内战,这批从皇陵中掘出的国宝并未直接交到他手中,而是流入了他的夫人宋美龄之手。作为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不仅容貌出众,更以其独特的政治敏锐度和社交手腕闻名。据传,在这批宝物中,夜明珠最为珍贵,也最受宋美龄青睐。 1949年政局变动之际,宋美龄离开大陆前往美国。有传闻称,她将这颗从慈禧口中取出的夜明珠带到了美国,并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寻找买家。最终,这颗中国传奇珍宝被卖给了一位美国富豪,据说可能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宋美龄通过这笔交易不仅获得了巨额财富,还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美国上流社会的地位和人脉关系。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厅中,一块形状酷似东坡肉的奇石常年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这块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肉形石,其实正是出自慈禧太后的陵墓。这块天然形成的奇石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却栩栩如生地呈现出一块红烧肉的模样,纹理、色泽无不惟妙惟肖。然而,鲜少有人知道,这仅是慈禧陵墓中数不尽的珍宝之一,而那些比肉形石更为珍贵的文物,如今大多下落不明。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近六十年,其陵墓堪称晚清最为奢华的地下宝库。据记载,她陪葬的珍宝总价值高达亿两白银,足见其生前"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在她的陵寝中,除了那颗著名的夜明珠外,还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宝级文物。 她的尸身上覆盖着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这件织物堪称鬼斧神工。它由明黄缎捻金织就,上面密密麻麻织有佛经经文达2.5万字之多,更缀有820颗珍珠点缀其间。孙殿英部队盗墓时,只顾搜刮黄金珠宝,将这件罕见的织锦丢弃在墓室一角,使其侥幸逃过一劫。 翡翠白菜是另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雕刻师巧妙利用玉石天然的双色特性,将灰白部分雕成菜帮,翠绿部分雕成菜叶,叶脉清晰可见,叶片自然卷曲,栩栩如生。更绝的是,雕刻师还在菜叶上添加了两只红色小昆虫——螽斯,象征多子多孙,只可惜其中一只的触须已有缺损。 与白菜齐名的还有翡翠西瓜,这件艺术品将翡翠绿色部分精心雕刻成瓜皮,连墨绿色条纹都纤毫毕现,透过半透明的"瓜皮",隐约可见内部的红瓜瓤和黑瓜籽。慈禧对此物爱不释手,生前曾命令太监日夜看管,以防丢失。可惜这件绝世珍品如今已不知所踪。 慈禧的凤冠同样惊艳绝伦,上面装饰有九只金凤凰,每只凤凰嘴中各叼一颗"夜明珠",这些珠子有龙眼葡萄大小,在暗处能发出白光,放在明处则恢复常态。这顶凤冠不仅是慈禧权力的象征,更是清代顶级工艺的集大成者。 此外,陵墓中还有玲珑白玉宝塔,八角十三层,精雕细琢,据说能产生"烟云流动"的奇妙效果;有天然白玉雕成的莲藕,洁白藕身上生着绿叶开着粉花,如刚从水中捞出;有珊瑚虫千百年堆积形成的红珊瑚树,色泽红艳夺目,被安放在慈禧尸体右侧。 这些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一方面展现了清代工艺的卓越成就,另一方面也是晚清统治阶层腐败奢靡的实物见证。如今,除了少数几件被博物馆收藏,大部分珍品都已散落民间或流失海外,它们的命运如同那颗夜明珠一般,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文物流散的缩影。
慈禧墓中十大绝世文物之一:夜明珠 孙殿英的军靴踏响了东陵寂静的地面,1928年
熹然说历史
2025-05-24 16:32:25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