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脾胃五脏同治理论临床实践的转化路径1.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有余

美倩谈健康 2025-05-21 19:12:18

张景岳脾胃五脏同治理论临床实践的转化路径

1. 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有余

虚证:遵循补母原则,如肺虚补脾(培土生金)、脾虚补肾(补火生土)。

常用方剂如右归丸(补肾温脾)、归脾汤(心脾同治)即体现此思路。

​实证:遵循抑强原则,如肝实泻肝(龙胆泻肝汤)、肺实泻肺(葶苈大枣泻肺汤),同时兼顾脾胃不伤。

2. 典型应用场景

肝脾不和型泄泻: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体现舍肝救脾,以补脾柔肝为主,而非单纯疏肝。

​心脾两虚型失眠:归脾汤补火生脾,通过补心血、益脾气,使气血充盛而神自安。

肺脾气虚型咳喘:六君子汤补肺健脾,预防土不生金之恶性循环。

​脾肾阳虚型水肿:真武汤壮肾救脾,以温肾利水为主,兼健脾化湿。

3. 养生调护:脾胃与五脏共养

张景岳的理论亦指导养生实践,如强调节情志以护肝(防肝郁犯脾)、慎起居以养心(防心火扰脾)、避风寒以保肺(防肺虚及脾)、戒房劳以固肾(防肾虚乘脾),最终通过调和五脏以维护脾胃功能,体现治未病思想。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