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44岁的陈景润在住院时,喜欢上了27岁的女军医,在向女军医表白时,将

语林娱娱乐 2025-05-20 00:01:49

1977年,44岁的陈景润在住院时,喜欢上了27岁的女军医,在向女军医表白时,将对方吓得连连拒绝,但没想到,陈景润说了一句话,女军医立即点头答应。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陈景润是福建福州人,家里普通,读书靠的是父母咬牙供出来的。小时候身子骨不太好,却特别能坐得住,一待就是一整天钻进数学世界。 后来上了厦门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中学当老师,因为口音重、性格内向,讲课讲不清楚,干了不久就因病回了家。 真正的转折,是被华罗庚发现后调入中科院数学所。 陈景润用十几年几乎“苦行僧”一样的日子,把“哥德巴赫猜想”推进到了“1+2”——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 可外人眼里的天才,在生活中其实非常“笨”。1977年,陈景润因为身体太差被组织送进309医院。 那时,解放军进修女军医由昆恰好被分到同一个科室。 由昆比他小17岁,性格开朗,说话干脆,第一次见到陈景润,只觉得“这个病人怎么这么有礼貌,也没有什么架子”。 一开始,两人并没太多交流。由昆查房时发现,陈景润吃饭、睡觉都很随意,生活简朴,跟普通大龄病人没什么两样。 只是他喜欢在医院的阳台听英语广播,时不时会和同事们讲些他研究上的新进展。 一天查房后,由昆在阳台听英语,陈景润走过来,试探着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学。 由昆本就喜欢钻研,也没多想,笑着点头。谁也没想到,这成了两个人之间的第一个小秘密。 几个月下来,两个人接触越来越多。陈景润说话很直,生活细节特别认真,比如有一次问由昆:“你喜欢吃米饭还是面食?” 由昆说喜欢米饭,陈景润开心地说:“那太好了,我喜欢吃面食。”后来由昆才明白,那时候粮票分米票和面票,两人正好可以互补。 渐渐地,陈景润动了心思,但他不会讨好,也不会拐弯抹角。 有一天,他忍不住跟由昆说:“如果我们能一直在一起就好了。”由昆一下愣住,脱口而出:“你开什么国际玩笑!”然后就尴尬地离开了。 陈景润一下子慌了,赶紧又道歉:“对不起,是我说错话了。” 由昆其实对他没恶感,但觉得年龄差太大,自己做饭、打毛衣什么都不会,脾气也直,觉得完全不合适。 没过多久,陈景润又认真地提起这件事。由昆一口回绝:“第一,我什么家务都不会。 第二,我脾气不好。”陈景润憨厚地笑:“这些都不是问题,不会做饭咱们吃食堂,我让着你,肯定不会吵架。” 由昆实在扛不住:“咱俩年龄差这么多,你身体又不好,真不适合。”陈景润沉默了一会,忽然说:“你要是不同意,我这辈子就不结婚了。” 这句话说得慢条斯理,没有情话,更像一句承诺。由昆一下愣住了。 那天以后,由昆回去彻夜难眠。她想了很多,如果自己拒绝,陈景润真的会孤独一辈子吗? 家里人劝她再考虑,毕竟年纪差距太大,但她自己心里清楚,陈景润不是说说而已。他性格太认真,认定的事绝不会变。 过了一段时间,陈景润没有再提表白,只是照常一起学习、聊天。 由昆看着他每天日子过得简单,却每次都能细心地关心她。她自己心里的那道坎慢慢放下了。 1979年,两个人决定结婚,没有宴席,只是通知了双方家人。婚后生活极其普通,陈景润几乎所有时间都在钻研数学。 可每次由昆下班回家,陈景润都会跑出来迎接,说:“由回来了!”他也不会陪逛街,只会说“我陪你看看,选好了明天你自己再买”。 1981年儿子出生,陈景润坚持要在手术单上写下“务必保证我妻子身体健康”,小孩出生后本想取名“由”,表示感激由昆,最后妥协叫陈由伟。 陈景润1984年后健康每况愈下,由昆每天上完班,还要带着饭菜赶往医院照顾丈夫,一直坚持到1996年陈景润去世。 陈景润去世后,由昆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后来儿子上大学时主动选择了数学方向,也算是对父亲的一种告慰。 陈景润在数学上的坚持和执着,被无数人称道。他和由昆的感情,没有多少浪漫桥段,只是日复一日的平淡守护。 那句“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一辈子不结婚”,并没有什么诗意,却实实在在给了两个人一生的归宿。 这段感情,在那个时代平实得像白开水,可它留下的温暖,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有时候,人和人能走到一起,靠的也许就只是这份简单的认真和一辈子的承诺。至于别的,或许每个人心里各有体会。

0 阅读:0
语林娱娱乐

语林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