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光昱本是天阉,无法进行男子行为,但他的母亲却溺爱他,为他娶了许家姑娘。 李

小史论过去 2025-05-19 19:53:26

清代李光昱本是天阉,无法进行男子行为,但他的母亲却溺爱他,为他娶了许家姑娘。 李光昱是清代一个普通村子里李家的独苗,家里祖上出过秀才,算得上有点底子,日子过得还不赖。他爹死得早,剩下他妈李氏一个人拉扯他长大。李氏是个苦命人,守着几分薄田,拼死拼活供儿子读书,指望他光宗耀祖。可惜李光昱生下来就是个天阉,压根儿没法传宗接代。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这毛病简直是天大的耻辱,村里人背地里没少嚼舌根。李氏心疼儿子,护得跟眼珠子似的,从不让他受半点委屈。李光昱呢,性格也内向,平时不是窝在家里看书,就是帮他妈干点轻活儿,日子过得低调又憋屈。 李氏眼瞅着儿子大了,村里人老拿他没媳妇儿说事儿,心里急得不行。她觉得,儿子这辈子啥都缺不了,娶个媳妇儿起码能堵住外人的嘴,也算给李家撑个门面。于是,她瞅上了邻村许家的姑娘。许氏才十八岁,长得俊俏,脾气也好,家里条件一般,算是门当户对。李氏一门心思要把这婚事办成,托媒人上门提亲,许家也没多想就应了。毕竟那年头,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许氏自己都没啥发言权。婚礼办得挺热闹,李家张罗得有模有样,可谁也不知道,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坑。 新婚夜,李光昱没法藏了,只好跟许氏坦白,说自己压根儿不行。许氏一听,整个人都懵了,哭得稀里哗啦,可又能咋办?那时候离婚是天大的事儿,丢不起那人,她只能咬牙忍着,装作啥也没发生。表面上看,李家日子还算和气。李氏对许氏挺好,把她当亲闺女疼,许氏也懂事,家务活一把抓,伺候婆婆没话说。李光昱虽然干不了那事儿,但对许氏态度还行,俩人客客气气的,像搭伙过日子。可背地里,许氏心里苦得不行,夜里一个人偷偷抹泪,想爹想娘,又不敢声张。 村里人瞧着李家和睦,都夸许氏贤惠,逢年过节,俩人还得装恩爱,陪着笑脸应付外人。可时间一长,没孩子的说法就出来了。有人问起,许氏只能找理由搪塞,心里跟刀割似的。李氏知道儿子的毛病,私下里劝许氏,说些体己话,安慰她别多想。许氏也拿婆婆当靠山,硬撑了三年。可这三年,她从一个满心期待的小姑娘,变成了满肚子委屈的媳妇儿。她想要个正常家庭,想生个孩子,可这愿望在李家压根儿没戏。 三年后,李氏得了重病,没多久就走了。临死前,她拉着许氏的手,眼泪汪汪地说自己对不住她。许氏哭着应,心里却下了决心——她得走。婆婆一咽气,她没了精神支柱,日子再也没法过下去了。她找李光昱摊牌,说想离开。李光昱一听就炸了,觉得这事儿丢人现眼,干脆反咬一口,说许氏不守妇道。许氏气得要死,分明自己守身如玉,凭啥背这黑锅?李光昱还不依不饶,非让她承认自己不贞才肯放手。这下,俩人彻底撕破脸,许氏铁了心要告官。 许氏先跑去县衙告状,可县令压根儿不认真查。李光昱一口咬定她不贞,县令随便听了几句就判她输了,把状子驳了回去。许氏不服气,这口气咽不下去。她听说李鸿章正好巡查到附近,赶紧写了状纸,豁出去也要讨个公道。她连夜赶到李鸿章的行辕,递上状子,跪在地上哭诉自己的冤屈。李鸿章接了案子,亲自审问,还找了个隐婆验了许氏的身子。结果一清二楚,许氏还是个黄花闺女,李光昱压根儿没碰过她。 李鸿章一拍桌子,定了案子:李光昱无能,许氏没啥错,准她离婚。李光昱还不死心,想狡辩几句,可证据摆在那儿,衙役直接把他押下去。许氏终于松了口气,谢了恩,觉得自己像从笼子里飞出来的鸟。村里人听说这事儿,议论得沸沸扬扬,李光昱的名声彻底臭了街,日子过得灰头土脸。许氏回了娘家,爹妈看着她瘦了一圈,心疼得不行,可也庆幸她终于解脱了。后来,许氏在娘家安顿下来,过上了平平淡淡的日子。 这案子传开后,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李鸿章的幕僚还写了个判词,拿李光昱开涮,说他“长得像男人,其实啥也不是”,这话传得挺广,大家伙儿都拿来当笑话讲。李光昱呢,从那以后就抬不起头,孤零零地活着,村里人瞧不上他,他自己也知道没脸见人。这事儿虽说闹得挺大,可也让不少人看清了清代婚姻里那些藏着的龌龊。 李光昱这事儿,表面看是个笑话,其实戳中了清代婚姻的老毛病。那时候,女人嫁人就是卖身,男人不行也得硬撑,家里脸面比啥都重要。许氏能豁出去离婚,靠的是胆量和运气,可多少女人没这机会,只能一辈子熬着。李光昱也不是啥好货,但他那份窝囊,也是被时代逼出来的。清代的规矩,把人性拧成了麻花,谁都过得憋屈。 许氏是苦命人,可她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敢跟命抗到底。李光昱呢,窝囊归窝囊,可他妈那份溺爱,也把他害得不轻。他知道自己不行,却不敢面对,宁可诬陷媳妇儿,也不肯放手。这里面没人是赢家,许氏熬了三年才逃出来,李光昱丢了脸面还得接着活。说到底,这俩人都是清代那套死板规矩下的牺牲品。

0 阅读:10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