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劳务费怎么分,历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的主张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原则,鼓励一线辛苦付出的船员兄弟。 最早对于劳务费划分,来源于南京远洋的朱大鸣公司,他们的船多是日本20多年以上的老船,大量的修理维护工作都下放到一线船员手上,到中间检验和特检的时候,留下的仅仅是难度特别大,船员根本无法解决的活才到厂里安排上岸修理,其余的鸡毛零碎基本已经被船员在船营运阶段解决的差不多了。 那么,船员的付出必须要通过劳务费的方式予以鼓励和促进其积极参与。 最初的划分是采取打分制度,也是倾向于一线船员,比如水手长,机工长,铜匠之类,他们的分数要比大副和老轨的高,船长不参与劳务费分配。 对于什么样的工程,公司都有专门的表格,分门别类予以定价。 比如,机舱吊缸,多少钱,当然其中还分为各种情况和细节的价格; 比如,更换一根栏杆,1米/10元; 比如,扎了一个竹扫把,10元/把; 难度越大,技术含量越高,价格开的越高; 船上安排了三个铜匠,每天负责全船到处找活干,修修补补,每天都拍照记录,然后列表向公司机务要劳务费。 但公司也有监管制度,防止船员弄虚作假,那时候,船经常回国内,每次机务就会拿着船员的劳务费申报单到甲板机舱逐一核对,然后才批复劳务费,到船长处从备用金中支取发放。 铜匠不但参与机舱的修理维护,而且也参与甲板的维护修理,这样,两个部门都要给他分一部分劳务费,甲板的就明显有意见,许多活都不让机舱铜匠做。 比如,甲板上一个透气帽烂穿孔了,是在背面,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甲板的为了不让机舱铜匠修理挣钱,宁愿自己用胶带缠一下打上油漆,这种事情纸包不住火,捅到公司后成为一件大事。 后来,慢慢的就取消了劳务费,公司认为,船员拿了工资就应该在船上干活,包括维护修理这一块,没有必要再另外给劳务费。 后来,船就越干越烂,甚至船员都不去敲锈油漆,宁愿混日子满合同走人。 到底劳务费是否能刺激船员的积极性,这是肯定的,但也容易给船舶管理造成麻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船员之间因为劳务费大打出手,和船舶领导闹矛盾,部门之间闹矛盾的比比皆是。 其实,总结多年的经验来看。 对于,船舶的维护保养,有的活,确实需要给与一定的经济鼓励,因为,有的活有一定的难度和技术支持,船员可以说不会而不干,但给了劳务费,船员就会发挥才智积极地去解决。 至于劳务费如何发放,也是很头痛的问题,这个需要公司予以强力地支持,鼓励贡献大的,付出多的,主打的人员劳务费必然多拿,而打下手不费劲不动脑筋可以少给些予以鼓励。 同工同酬,不同工,不同酬,鼓励积极创新,开拓思路解决船舶问题的人,就需要用劳务费予以支持和唤醒。 许多水手长不会电焊就容易吃亏,因为甲板的活你干不了,必须去找机舱的铜匠,那么劳务费你如何能得到的多呢? 通过鼓励技术人员和付出辛苦人员的方式,鼓励船员积极学习提高自身手艺,也是一种教育培训的方式!只不过更加直接,因为牵扯你越能,挣钱越多的问题!
船上劳务费怎么分,历来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的主张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醉香的纪录片
2025-05-19 14:47:2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