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8岁的小红军身受重伤,藏在山洞,谁料被民团头目发现。头目剥光他的衣

小史论过去 2025-05-16 19:47:21

1934年,18岁的小红军身受重伤,藏在山洞,谁料被民团头目发现。头目剥光他的衣服,搜出2块银元后,挥刀举过他的头顶… 1934年的湘西,正赶上兵荒马乱的年头。国民党军和红军在这片山沟沟里打得不可开交,老百姓日子苦得没法说。就在这时候,一个18岁的小红军,叫段苏权,带着一身伤,躲进了一个山洞。他不是普通的小兵,而是肩上扛着大担子的年轻人。那会儿,他已经是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黔东独立师政委,负责创建革命根据地,可谓是前途无量。 段苏权打小就不是享福的命。他出生在湖南茶陵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家里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小时候,他亲眼见过地主怎么欺负人,逼得农民走投无路。10岁,他就跟着大人闹农民运动,14岁入了共青团,没多久就成了共产主义者。16岁,他扛起枪,加入红军,凭着一股子拼劲和脑子活,很快就混出了名堂。18岁,他已经是个带队伍的领导了,带着人跟国民党军干仗。 可那次战斗,他运气不太好。跟国民党军交上手,他右脚中了枪子儿,伤得不轻。眼看敌人追得紧,他让战友们先撤,自己咬着牙躲进了山洞。山洞里啥也没有,他就靠着那点信念撑着,想着等伤好点再出去找队伍。可没想到,麻烦自己找上门了。 当地有个民团头目,带着人四处搜捕红军。这家伙心狠手辣,逮着红军就没啥好下场。他通过村民李木富的线索,摸到了段苏权藏身的山洞。一进去,他二话不说,把段苏权衣服扒了个精光,翻出他身上仅有的2块银元。那银元是段苏权最后的家底,可对这民团头目来说,就是个笑话。他掂了掂银元,冷笑一声,举起刀就准备结果了这个半死不活的小红军。 关键时刻,村民李木富站了出来。这老乡胆子不小,冲着民团头目喊了一嗓子,说这小伙子还是个孩子,杀了他会有报应。湘西人迷信,觉得杀小孩会招鬼魂报复。民团头目一听,手顿了顿,可能是怕了,也可能是懒得费劲,收了刀,带着人走了。段苏权就这么捡回一条命。 活下来后,段苏权没闲着。他养好伤,扮成乞丐,一路讨饭,硬是熬到了1937年,重新找到红军队伍。那之后,他接着干革命,先是打日本鬼子,后来又参加解放战争,再后来还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每次打仗,他都冲在前头,功劳簿上记了一堆。1955年,他成了开国少将,那年他才39岁,可谓是年轻有为。到了晚年,67岁那年,他还回了趟秀山县,见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李木富。两人一见面,眼泪哗哗地流,感慨这辈子都不容易。 段苏权这人,命硬,心也硬。他从一个穷小子走到将军,靠的不是运气,是信念。那时候的红军,个个都这样,没点拼命的劲儿,哪能撑到最后?民团头目那号人呢,就是仗着手里有枪,欺负人罢了,没啥值得夸的。段苏权能活下来,多亏了李木富那关键一嗓子,也多亏了他自己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说到底,段苏权的故事,不光是他一个人的事儿。那年头,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多得是,扛着枪,流着血,就为了让后人过上好日子。他们不怕死,不怕疼,才有了今天咱们的太平日子。他的经历,搁谁身上都觉得不可思议,可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了。 再往深了说,这故事里还有点人性的味儿。民团头目再狠,也没狠到头,李木富一个普通村民,关键时候敢站出来,这不也说明人心里多少有点底线吗?段苏权后来当了将军,没忘恩人,回过头去找李木富,这份情义也挺让人感动。苦日子里的这点温暖,显得格外珍贵。

0 阅读:1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