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

林硕言丫 2025-05-15 09:13:30

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闻讯,连忙翻阅左宗棠临终前上的奏折,脸色大变,下旨:“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左宗棠一生都在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统治,直到死去都没能安心的闭上眼睛。   左宗棠一生都为大清朝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到最后却“死不瞑目”呢?   提起清朝大臣左宗棠,不少人都记得他“抬棺西征”,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平定新疆,是守卫国土的千古名将。   但很少人知道,左宗棠在越南和法国的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他晚年最为“不得志”的事情。   从新疆得胜回归后,左宗棠已经有六十五岁高龄,这个年纪的大臣早就该颐养天年。但左宗棠却心系国家社稷,自请到两广地区任职,好造福当地百姓。   左宗棠到任不久,法国就向越南发动了战争,越南节节败退,只好向宗主国大清朝求助。   大清朝为什么是越南的宗主国?越南又为什么要向大清朝求助呢?   在历史上,越南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到了清朝时期,越南则是大清朝的藩属国,也就相当于是清朝皇帝分封出去的一块土地。   法国出兵攻打越南,就是不把大清朝放在眼里,大清朝作为宗主国,理应出兵作战迎敌。   法国有着先进的军备和军队,可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左宗棠有着对抗沙俄的作战经验,他自请出兵抗击法国。   但慈禧却以左宗棠年迈且眼部有疾为由,让他在家里安心养病。   清政府信心满满的带着训练已久的福建水师作战,却被法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耗费大量的银子和心血的舰队和水师,就这样被毁于一旦。   朝中的不少大臣惧怕法军的威力,纷纷上奏要求“求和”。一旦求和,必定少不了赔偿一笔数目巨大的银子,清政府的国库早已空虚,赔偿款就需要从百姓的身上搜刮。   左宗棠怒斥求和就是要“卖国”,再次上奏折请求和法军一战。在清军节节败退之际,左宗棠临危受命,担起了作战的主帅。   在上一场战争中,清政府的水师已经“全军覆没”,而法军还有不少精锐的水师。左宗棠面临的是“无兵可用”,不少人断言,这仗根本不可能打赢。   左宗棠虽然身体大不如前,但是领兵作战的脑子却是十分的管用。他将海岸上修筑了不少的炮台,又设计将法军引诱过来,来了一计“瓮中捉鳖”。   法军自知打不过左宗棠设立的炮台,慌忙四处逃窜,不敢再侵扰东南沿海。左宗棠的本意是乘胜追击,将法军打回“老家”去,但偏偏有人害怕左宗棠军功过盛,提出了议和。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他代表清政府和法国谈判,一起签订了《中法条约》,共同约定越南不再是清朝的藩国,所有的权益移交法国。   自《中法条约》后,越南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关系被彻底斩断,法国成了越南的“宗主国”。   左宗棠得知后怒斥李鸿章是“千古罪人”,将老祖宗的土地都白白让了出去。   也正是这一战过后,左宗棠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无法处理任何事,只能躺在床上残喘度日。哪怕如此,左宗棠为了国家百年大计,依旧上了人生中最后一份奏折。   可左宗棠一直被视为“顽固派”,他的奏折大都言辞犀利,向来不会说什么好话,慈禧也就将奏折一再搁置,甚至没打开看一眼。   直到左宗棠含恨离去,慈禧才想到了左宗棠生前上的奏折,她打开一看,上面言辞恳切,希望清政府重视台湾的领土主权,切勿再让他国给抢了去。   慈禧下令成立台湾巡抚,并将台湾正式更名为台湾省,这一决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台湾从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林硕言丫

林硕言丫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