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

繁星入眸念成诗 2025-05-10 09:38:46

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然后金庸把自己在香港、美国的藏书都运回来,建一个藏书楼。之后,金庸提出要在杭州安度晚年。等百年之后,别墅和藏书一起送给杭州。 金庸从小都来历不凡,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古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赫山房。 金庸自幼聪慧好学,家中藏书丰富,他常常沉浸在古籍与历史小说中,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 他的家族人脉同样非凡,表哥是著名诗人徐志摩,表姐蒋英是蜚声中外的女高音歌唱家,而表姐夫则是共和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钱学森。 这样的成长环境,无疑为金庸日后的文化积淀和视野格局打下了深厚基础。 金庸与杭州的渊源也十分深厚。他曾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担任院长长达8年,这期间他不仅亲自参与教学,还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整理与传承。 他为浙大人文学院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其为人谦和、风趣又极具学识,深受师生爱戴,至今浙江大学的师生仍亲切地称他为“大师兄”,这一称呼既是出于他在文化传承上的引领,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敬仰。 22岁的金庸怀抱着理想与抱负,从海宁踏上前往杭州的旅程。当时的他刚从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不久,便获得了在《东南日报》工作的机会,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职业。 他在报社的职位是“记者兼收英文广播”,每天除了撰写新闻稿件、参与采访外,还负责监听外电新闻,将重要的国际动态翻译整理后编入报纸。 在那个信息传播远不如今日便捷的年代,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也锻炼了金庸扎实的英文功底与新闻敏锐度。 在杭州的这段岁月,金庸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对江南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体察。 九十年代,金庸重返浙江的这一趟,并非普通的探亲访友,而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回归。 为了表彰他多年来对嘉兴、乃至整个浙江教育事业的慷慨支持和深厚情谊,浙江省特意在西湖风景区的灵隐路旁,批给他一块价值连城的土地,足足有两亩之大,任其自由使用。 这片依山傍水的宝地风光秀美、环境清幽,正是隐居读书、修身养性之佳处。 对于金庸而言,这无疑是圆梦之举——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杭州是他“一生中最钟情的城市”,若有机会,一定要在这里安度晚年。 因此,他欣然接受这份厚礼,随即着手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居所。 金庸为这片宅邸取名“云松书舍”,意寓“云中有松,心中有书”,既寄托了他对自然清雅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一贯的文化情怀。 整座书舍沿袭传统江南建筑风格,建成三进小院,逐层深入,布局精巧,幽静雅致。院内小桥流水、绿意盎然,廊檐飞檐之间皆透露出文化名人的审美品味。 他亲自为书舍内的每一座建筑命名,如“赏心斋”“听雨轩”“松风阁”等,富有诗意,别具匠心。 为了让这座书舍真正成为精神的栖息地,金庸不惜重金,从香港和美国将自己多年积攒的藏书运至杭州。 这些藏书中不仅包括他个人的武侠作品,还有大量世界文学、历史、哲学、古籍善本,许多甚至是孤本或限量版本,价值难以估量。书籍被整齐地陈列于主书房“赏心斋”内,令人叹为观止。 在硬件方面,金庸也毫不马虎。 他特意请来香港的知名装修公司进行整体设计与施工,无论是起居室、会客厅还是书房,都铺设厚实地毯,每间房间配备了当时极为先进的冷热空调系统,这在九十年代的大陆仍属罕见。 就连屋内的家具,也全部是他请手艺精湛的木匠定制打造,用料讲究,做工一流,每一件都可称为艺术品。 就在这座倾注了他无数心血与情感的“云松书舍”建成不久,金庸却做出了一个令世人动容的决定——他毅然将这栋花费巨资、满载珍贵藏书与回忆的书舍,无偿捐赠给了杭州市政府,分文不取。 他表示,这座书舍原本就是献给文化、献给杭州的,如今回到它应在的归属,才算真正完成了心愿。 从此,云松书舍不再是私家宅子,成了西湖边一个独特的人文景点,免费给大伙儿参观。 (信息来源:海峡网2019.10.8金庸杭州别墅出售怎么回事?金庸杭州别墅为什么出售价格多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繁星入眸念成诗

繁星入眸念成诗

繁星入眸念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