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这六位将帅主动申请降衔! 徐向前,1901年出生于山西五台,1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5-08 20:36:43

1955年大授衔,这六位将帅主动申请降衔! 徐向前,1901年出生于山西五台,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共产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指挥反“围剿”战役,长征后抵达陕北。抗日战争任129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攻占山西全境,战功彪炳。 罗荣桓,1902年出生于湖南衡山,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擅长政治工作,抗日战争任115师政治部主任,开辟山东根据地。解放战争参与指挥辽沈、平津战役,为军队建设立下大功。 徐海东,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1925年入党,参与黄麻起义。指挥红25军率先抵陕北,作战勇猛,多次负伤。因健康原因,解放战争较少参与前线指挥。 许光达,190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25年入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1932年赴苏联学习坦克战技术,回国后在抗大任教,解放战争指挥西北战场,为军队现代化出力。 徐立清,1910年出生于安徽金寨,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红四方面军政治工作骨干,参加长征,解放后任总干部部副部长,负责干部管理。 孙毅,1904年出生,1933年入党。原冯玉祥部下,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抗日战争任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任冀中军区司令员,贡献突出。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徐向前得知被提名元帅,主动写信给中央,称牺牲战友更应得此殊荣,请求降低军衔。中央认为他作为红四方面军领袖,战功无人能及,驳回请求,授予元帅军衔。 罗荣桓负责授衔工作,看到自己列为元帅,写信建议授予粟裕,称自己入党晚,贡献有限。中央肯定他在政治工作及辽沈、平津战役的功绩,拒绝降衔,授予元帅军衔。 徐海东长期养病,得知被提名大将,提出自己贡献不如牺牲的战友,请求降衔。中央高度评价他红25军的功绩,驳回请求,授予大将军衔,位列第二。 许光达从周恩来处得知被提名大将,请求降为上将,称在苏联期间贡献少,推荐王震、萧克为大将。中央认可他引进苏联军事技术的功劳,驳回降衔请求,授予大将军衔,待遇降为行政五级。 徐立清在授衔名单中看到自己列为上将,主动改为中将,称更适合工作。同事劝说无果,他坚持请求,中央最终同意,授予中将军衔,享上将待遇。 孙毅认为上将军衔过高,请求降为少将,称自己功绩不足。中央认为少将过低,折中授予中将军衔,表彰其宁都起义及解放战争贡献。 徐向前获元帅军衔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59年至1971年担任国防部长,领导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研究军事战略,为国家安全贡献力量。1976年因病去世,享年75岁。 Ro荣桓获元帅军衔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完善政治工作体系,重视干部培养,确保军队思想统一。1963年因肾病去世,享年61岁。 徐海东获大将军衔后,因病长期休养,撰写《生平自述》,记录革命历程。虽未参与一线工作,仍关心军队建设。1970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 许光达获大将军衔后,任装甲兵司令员,组建坦克学校,推动装甲兵发展,提出技术与政治结合的理念。1969年因病去世,享年61岁。 徐立清获中将军衔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制定干部管理制度,规范军队组织建设。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孙毅获中将军衔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参与军事理论研究,总结战争经验,为后人留下财富。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9岁。 这六位将帅的降衔请求,表面看是谦虚,实则反映了革命年代的价值观。他们经历了战火洗礼,见证无数战友牺牲,深知荣誉来之不易。

0 阅读:83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