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福建莆田,15岁男孩去找女朋友玩,结果被女朋友的家长扇了一个耳光,他就骑车到一个河边,失联了3天,家人都着急万分,他们担心热恋中的男孩不理智,已经遇到了不测。网友:早恋不对,但也不能打人家孩子呀! 在福建莆田这座沿海小城,华亭镇油赖村的生活本该是平静如常的。然而2024年11月的一个普通日子,一场悄然发生的悲剧打破了这份宁静,让这个地方被卷入一场关于青少年、家庭教育与责任界限的漩涡中。 卓某桓,这个年仅15岁的初三男生,原本是个普通的学生。在那个命运的转折点到来之前,他和千千万万个同龄人一样,既要面对学业的压力,又有着青春期特有的情感萌动。谁能想到,一段青涩的早恋,最终会以如此悲伤的方式画上句号。 "孩子因为早恋,一周前曾被女孩家长在办公室扇过一巴掌,之后精神状态不佳。"卓某桓的姨夫后来这样描述那个改变一切的事件。那个耳光,似乎成了压垮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件事班主任并没有告知卓某桓的父母,男孩自己也选择了沉默。在成人世界的规则与青少年内心世界之间,一道无形的墙悄然升起。 家人在发现少年状态不对后,采取了在他们看来是负责任的举措——没收了卓某桓的电子产品。然而,这或许进一步加深了少年的孤独感和被误解的痛苦。在成年人眼中,这是必要的管教;在少年心里,却可能是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根线被剪断。 11月9日那个看似平常的上午,卓某桓和另一名同学一起骑车离开了学校。他穿着白色T恤和黑色短裤,骑着自行车,离开了校园,也离开了所有人的视线。谁也不会想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骑行。 监控录像记录下了最后的画面:自行车停在了距离学校约5公里外的河边。但监控中"没看到他出去,也没有看到他往前方骑,人就是在自行车附近消失了"。这个细节,后来成为这起悲剧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 11月9日,当卓某桓的母亲发现孩子中午没有按时回家吃饭时,一种不祥的预感迅速占据了她的心头。这不寻常的缺席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规律,让她立即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焦急之下,她首先联系了校方,希望能得到孩子的消息,随后又报了警,正式开始了寻找失踪孩子的艰难历程。 寻人启事很快被发布出去。"11月9日早上,卓某桓在华亭油赖村附近走失,身穿白色T恤,黑色短裤,目前已报警。"简短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家庭撕心裂肺的焦虑和等待。家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男生骑车去南湖山边,至今未归。这条信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在网络上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失踪的15岁少年。 寻找的过程中,卓某桓的自行车在距离学校五公里外的河边被发现,这一发现让家人的心沉到了谷底。监控录像显示,少年的踪迹仿佛在自行车旁边突然消失了。有知情人透露:"监控里没看到他出去,也没有看到他往前方骑,人就是在自行车附近消失了。"这个细节让搜救工作更加集中在河边区域。 两天后,11月11日晚,噩耗终于被证实。莆田当地某救援中心成员向媒体确认,卓某桓不幸溺水身亡,遗体已被打捞上来。同一天下午,一名自称是男孩亲属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孩子找到了,就在最后停留的岸边(附近),已经走了。"简短的文字里,藏着无尽的悲痛和无法接受的现实。 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让卓某桓的父母精神几近崩溃。据姨夫描述:"从事发到现在孩子的父母一直都没有好好吃饭,精神状态很差。"他们不仅失去了儿子,还在事后才得知那个改变一切的耳光事件,双重打击让这个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和自责之中。 随着事件发酵,社会各界开始讨论这一悲剧背后的责任问题。北京渲公律师事务所的石宏伟律师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女生家长扇卓某桓耳光,与卓某桓溺亡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他解释道,过错侵权责任需满足四个条件:实施侵权行为、行为有过错、被侵权人有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而在这起事件中,虽然前三个条件可能成立,但第四个条件并不满足,因为"女生家长扇男生耳光的行为,并不必然会导致男生溺亡的结果"。 关于学校的责任,石宏伟律师指出,还需进一步调查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同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也规定,学生自行离校期间发生的造成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如学校行为无不当,则不承担事故责任。
福建莆田,一名12岁女孩被生父和继母活生生虐待致死。死前女孩遭受了捆绑、殴打,甚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