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翁同龢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孩在卖对联,他好奇去看看,小孩的对联写的真不

行走的小房车 2025-05-05 16:51:31
1886年,翁同龢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孩在卖对联,他好奇去看看,小孩的对联写的真不错,他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写的这么好,将来必能大魁天下。”小男孩听完没有高兴,只是笑笑。因为他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光绪十二年,大街小巷的买卖铺面挂着褪了色的幌子,靠近正阳门西河沿那块儿,有个穿补丁衣裳的半大孩子蹲在路边,面前摆着红纸墨汁。 ​​这孩子叫刘春霖,刚满十二,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靠写春联挣几个铜板。 ​​这时候打西边来了顶青布小轿,轿帘掀开条缝,探出个花白胡子老头。 老头拄着竹杖颤巍巍走近,浑浊的眼睛盯着摊开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几个字笔锋苍劲,全然不似出自稚子之手。翁同龢抚须惊叹时,忽瞥见刘春霖握笔的右手布满冻疮,指节肿得像熟透的山柿,却仍把"福"字最后一捺收得干净利落。 "小郎君可曾进过学堂?"翁同龢从袖中摸出几枚铜钱搁在砚台边。寒风卷起刘春霖打着补丁的粗布头巾,露出额角结痂的冻疮,"回老爷话,只在村塾念过三年。"少年低头研墨,墨香混着他身上稻草与浆糊的气息,"家里供不起束脩,只能白天卖字,夜里借月光抄书。" 翁同龢正待再问,忽听远处传来铜锣声。一队衙役举着"回避"木牌驱散行人,一顶朱漆官轿威风凛凛经过。刘春霖慌忙收起摊子,动作却比旁人慢了半拍。轿中官老爷探出头,瞥见少年手中墨迹未干的对联,冷笑一声:"贱籍也敢舞文弄墨?" 翁同龢面色骤变,正要呵斥,刘春霖已默默跪伏在地。待官轿走远,少年掸去膝头尘土,轻声道:"老爷好意心领了。我祖父是戏子,父亲虽是苦力,可在旗人眼里,刘家世代都是下九流,连童生试的门都进不得。"他重新铺开红纸,蘸墨的笔尖悬在半空,"不过能写几个字换口粮,总比饿死强。" 暮色渐浓时,翁同龢望着少年单薄的背影消失在胡同深处,袖中握着刘春霖送他的扇面——上面工整写着"自强不息"四字。八年后殿试,光绪皇帝看着策论中"实业救国"的主张拍案叫绝,翁同龢捧着试卷老泪纵横。当唱名官喊出"刘春霖"三字时,众人方知这位新晋状元,正是当年街头卖字的寒门少年。而那顶曾嘲笑他的朱漆官轿,此刻早已在八国联军的火海中化为灰烬。
0 阅读:1
行走的小房车

行走的小房车

硬核闯荡边走边成长,单人用自行车拖挂小房车穷游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