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著名书法家及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墓
红袍山人啊
2025-05-05 15:09:14
图片拍摄于南京钟山
谭延闿(1880年1月25日-1930年9月22日),字祖庵、祖安,号无畏,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湖南省茶陵,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以下是对他的介绍:
书法风格
• 颜体为本:谭延闿主攻颜体楷书,被公认为颜体楷书大家。其字结体宽博,笔力雄浑,如《临麻姑山仙坛记》,得“颜楷”形神,兼具颜体雄浑与帖学温润。
• 融合创新:他在颜真卿笔法基础上融入清代碑学刚健气象,以中锋立骨,起笔藏锋逆入,起收笔重按,转折处方中带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诸体皆精:其书法不仅楷书精妙,行书也有很高造诣。如谭延闿行书七言联,吸取颜体楷书特色,参用米芾笔法,笔致老辣,具大朴大雕之美。
书法成就
• 地位尊崇:谭延闿与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并称“民国四大书家”,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评选“20世纪十大书法家”时,他虽未入选,但大众普遍认为他应在其中。
• 作品传世:他的书法作品众多,“陆军军官学校”“南京总统府”的匾额都出自他手,部分人认为“清帝退位诏书”也是他所写。
生平经历
• 仕途顺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中进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担任湖南谘议局议长,积极参与保路运动和立宪运动。中华民国成立后,三次出任湖南督军,还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
• 投身革命:1912年加入国民党,后追随孙中山,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内政和建设部长等职,积极参与讨伐赵恒惕等军事行动,为国民革命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文化贡献
• 推动教育:1904年受邀主办明德学堂,1905年接任该学堂总理,致力于地方教育工作,对湖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弘扬湘菜:他是组庵湘菜的创始人,对湘菜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湘菜在当时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