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下去2 讲述朝鲜儿时的生活 我们的80后90后也许也有类似的体验:小时候在家乡,我听不到在韩国或美国会听到的轰轰机械声,也听不到车辆的运转声、车子喇叭声,或到处在响的电话声。我听到的都是人发出的声音,例如女人洗碗的声音、妈妈叫小孩的声音、一家人吃饭时碗筷铿锵碰撞的声音。有时,我会听到朋友挨爸妈的骂。那个年代,没有震耳的背景音乐在放送, 大家的眼睛也不会黏着智能手机不放,但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紧密的联系,那是我在如今居住的现代社会里很难找到的东西。 在惠山市的家里,我们的水管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干的,所以我母亲通常得把衣服搬到河边去洗,洗完再搬回来放在温暖的地板上晾干。 因为街坊很少有电,每次电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开心得拍手叫好,大声唱歌,即使是大半夜也会爬起来庆祝一番。当你拥有的那么少,一件小小的东西都会让你开心到飞起来。 这是朝鲜特有的生活中,少数让我怀念的地方。电当然不会来很久,每次电灯一晃、电又断掉的时候,大家只会说“好吧”,然后认命地回去睡觉。 即使有电,电力也很弱,所以很多家庭都自备升压器,帮助家里的电器转动,但这种升压器经常会烧起来。三月的某天晚上,我爸妈不在家,我们家的升压器就烧了起来。当时我还是个小宝宝,只记得自己醒过来就哇哇大哭,有个人抱着我穿过浓烟和火光。我不知道救我的人是姐姐还是邻居。有人跑去通知我母亲,她慌慌张张跑回来,但我跟我姐已经安全地逃到了邻居家。我们的房子付之一炬,但爸爸很快地靠着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后来,我们在小院子里辟了一块菜园。我妈跟我姐都对园艺没兴趣,但我跟爸爸都很爱莳花弄草。我们在里头种了南瓜、包心菜、小黄瓜和向日葵。爸爸还在篱笆周围种了漂亮的吊钟花,我们都叫它“耳坠子”。我喜欢把那种长长的娇嫩花朵挂在耳朵上,假装戴了耳环。 我妈问我爸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土地种花,但他每次都当耳边风。 朝鲜人跟大自然很亲近,自然而然发展出一套预测天气的技能。我们没有网络,加上电力不足,通常看不到政府在电视上播放的气象报告,所以只好自己想办法。 在漫长的夏天夜晚,左邻右舍都会坐在家门外乘凉。没有椅子,大家就坐在地上看夜空。如果星星满天,就会有人说:“明天会是好天气。”其他人都会喃喃附和。如果星星不多也不少,就会有人说:“看来明天是阴天。”这就是我们当地的气象预报。 每个月最棒的一天就是面食日。这天我妈会到镇上买机器压的生面条回来。我们把买回来的面条摊开放在厨房温暖的地板上烘干,这样才能放久一点。对我和姐姐来说,这天就像在过节,因为我们会趁面还软软甜甜的时候偷拿几条来吃。在我人生的最初几年,也就是一九九年代中的朝鲜大饥荒还没重挫家乡之前,朋友都会在这天来我们家一起吃面。在朝鲜,什么东西都应该互相分享。但后来,我们家和朝鲜的状况愈来愈糟,我妈就叫我们把其他小孩赶走,因为家里的东西不够拿来分给别人了。 日子好过时,家里的一餐有饭、泡菜、豆子和海带汤,但生活拮据时,这些东西都吃不起。有时我们会直接跳过一餐,大部分时间只能吃很稀的小麦或大麦粥,或是豆子,甚至把发黑的冷冻土豆磨成粉,塞进高丽菜馅做成饼。
为了活下去2讲述朝鲜儿时的生活我们的80后90后也许也有类似的体验:小时候在
好的浩瀚谈过去
2025-05-05 13:39:1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