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元年,刚接皇位的仁宗赵受益,不过十二三岁。
过了一年,早熟的小皇帝特别宠爱张美人,想立她为皇后。可是垂帘的刘太后坚决反对,并且帮助他另找了一位皇后,姓郭。
少年天子拗不过权势炽热的太后,不能不接受这种安排。
十年之后,刘太后仙逝,挡在前面的大山崩塌了,青年赵受益成了货真价实的皇帝。
此时获得特殊恩宠的是尚美人与杨美人,仁宗对郭皇后有所冷淡。
因此,年轻气盛的郭皇后也有些按捺不住。
尚、杨两位美人依仗皇帝的支持,肆无忌惮,常常敢于与皇后顶牛,矛盾一天天加深。
一天,尚美人又向郭皇后挑衅,当着仁宗的面出言不逊。
郭皇后忍无可忍,跳起来一巴掌打过去。
谁知仁宗为了遮护尚美人,脖子正好挨了这一巴掌。
身居九五之尊的仁宗居然受此大辱,而且感情上早已向另一方倾斜,哪能不暴跳如雷?
身边的太监入内副都知阎文应趁皇帝火冒三丈之机,便挑唆着废黜皇后。
废皇后的建议一提出,整个朝廷受到震动。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一派主张废后。
仁宗一时还有点犹豫,吕夷简替他打气说:“光武帝是东汉的明主,只因为皇后有些怨恨情绪,便把她废了,何况陛下您的颈脖子都被打伤了,严重得多,哪能不废?”
吕夷简为什么态度如此激烈?
原来,就在这一年三月,太后死了以后,吕夷简上书要驱逐依附太后的张耆、夏竦等人。
仁宗把这件事跟郭皇后说了。
皇后说:“吕夷简就不依附太后吗?只不过他机巧善变而已。”
于是仁宗连吕夷简也一并贬了。到了八月份,吕夷简复出,再度为相。有人把郭皇后对他的评价传递过来,他与郭皇后就结了怨了。
仁宗受吕夷简鼓动,终于下了废后的决心。吕夷简先布置中书门下不准接受台谏的奏章,声称皇后自己愿意入道,已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移居长乐宫。
反对废后的首先是一些言官。台谏奏章无法呈进皇帝,于是御史中丞孔道辅率谏官范仲淹、孙祖德及御史蒋堂等人来到垂拱殿要求皇帝亲自召见,与之辩论。
但殿门紧闭,孔道辅频频叩响殿门铜环,大呼:“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臣的意见?”然而,很快就发布了废后的诏书,一切皆成定局。
孔道辅等来到中书门下质问吕夷简,宰相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于是挑唆仁宗把这几位唱反调的言官赶出朝廷。
第二年,仁宗又发布命令:净妃郭氏出居瑶华宫,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美人尚氏废于洞真宫入道;杨美人贬出,安置于别宅。各打五十大板,总算稍稍安抚人心。
仁宗开了废后的先例,北宋的第七位皇帝哲宗赵煦步其后尘,也把一位孟皇后废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