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将自己的车做了风洞测试,发现风阻系数实测(0.28)与宣传(

黑夜黑眼睛 2025-05-04 06:45:53

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将自己的车做了风洞测试,发现风阻系数实测(0.28)与宣传(0.21)差别较大,仅相当于20年前的帕萨特B5。并且测完当天品牌方就找到了风洞,最终测试机构没能给出盖章的报告

因为在纯电动的时代,对于提升续航,风阻系数甚至比三电系统啊还要重要。那给大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啊,如果一台车呢它高速行驶的时候,有超过 80% 的动力都是用于克服空气阻力的。如果这台车呢,它的风阻系数数,比如说特别优秀啊,是 0.2 的这样一个数值。那在高速上呢,能跑 500 公里的话,那仅仅是风阻系数从 0.2 变大到 0.3 呢,这个续航一下就要降低 100 多公里

目前做汽车空气动力学的风阻系数测试国内一共有三个风洞,第一个是重庆的中前风洞第二个是天津的中前风洞,第三个是上海同济风洞。那我们使用的呢,是这三个风洞里最新也是最贵啊,造价超过 5 亿元人民币的天津中泉风洞,测试标准是 CSAE 146-2020。这个整个的测试过程,从整备到执行测试呢,都是由风洞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的。总之这个实验的严谨和专业程度真的是超出想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啊,就连卡在这个轮胎缝里的石子都要事先给抠出来……”

结果就是在这样严格按照标准,该车辆在时速 120 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测得风阻系数是0.28,而宣传的是0.21

博主最后表示,不能让这种现象抹杀了那些真正努力的人,让中国电动车行业多年的发展毁于一旦

0 阅读:373

评论列表

秦始皇

秦始皇

3
2025-05-04 21:54

既然测试机构未能出具盖章的报告,那就说明这个测试有问题,没有效力。坐等后续吧。

从文明到野蛮

从文明到野蛮

3
2025-05-04 22:43

民用量产车扣风阻系数也是吃饱了。这些快速迭代的车型有一头进了风洞就真是见了鬼了。设计师会使用模板,模板会有风阻系数,并且先进的工业设计软件会模拟计算外形风阻。但软件模拟计算的和实际外形工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软件是完美体测试,实际工件生产加工时会出现导流槽不够平滑,线条不够直,平面不够平等原生加工工艺问题。

用户18xxx51

用户18xxx51

2
2025-05-04 10:22

资本力量太强,肆无忌惮操纵扭曲事实。违法成本太低只会让这现象越来越多。

浮世万千

浮世万千

1
2025-05-04 13:18

蔚来和特斯拉 赢麻了!

用户10xxx81

用户10xxx81

1
2025-05-04 19:13

17年左右的国内电动车续航都是标实际的,突然过两年某人技术大爆发了,一下子标称续航增加了好几百,但是实际还得对折,国家层面放水,你还能指望买到啥好车了。

水清木白 回复 05-04 22:25
我记得第一代混动秦纯电续航是新车7折,二年5折,三年只有4折了[开怀大笑]

Tuatara

Tuatara

1
2025-05-04 13:16

有真正的问题,欢迎做实验拿真实数据举报,不管国外还是国内的车,或者其他产品,都严格测试,事实是怎样就怎样

水清木白

水清木白

1
2025-05-04 22:23

图片是阿维塔

苹sweet果

苹sweet果

1
2025-05-04 18:36

这不是阿维塔嘛[开怀大笑]

黑夜黑眼睛

黑夜黑眼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