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去世前,他曾对推动中美建交感到后悔。他叹了口气:我可能亲手创造了东方巨兽!

玲珑说历史 2025-05-02 10:18:59

尼克松去世前,他曾对推动中美建交感到后悔。他叹了口气:我可能亲手创造了东方巨兽!

他为什么会对这个后悔呢?难不成是因为历史上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件了?

确实发生了大事件,那就是因为他推动中美两国建交,没想到因此开始,中国这只东方雄狮苏醒了。

尼克松是美国第37任总统,其实他一开始并不看好中国,还是反华的一份子。

中国一开始建立新国的时候喊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这其中的“帝国主义”不就是当时的美国吗。

所以尼克松对于中国一直看不起,1960年11月他当选第一次参议员的时候被问到:“是否同意中国股东加入联合国。”他想都没想就立马否决了,可见于尼克松反华的态度有多决绝。

要说尼克松的态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那可能就是他上任总统以后吧,当时我国本与苏联关系较为友好,但是当时的苏联总统赫鲁晓夫因为觉得美国地域广阔可以更好的研究军事方面的事情。

并且每个国家都有美国的领地,这让赫鲁晓夫觉得美国就好像把大炮围了自己一圈,这危机感就上来了。

虽说苏联地域也比较广阔 但是苏联的土地大多都是在北极圈,这么一来赫鲁晓夫就把主意打到了中国的土地上,1960年他要求中国割出温带和和热带的出海口。

这就让毛主席不爽了,虽然当时的我们确实是在给苏联做事,但是不代表你提出什么要求我都必须答应啊。

中国的每一片土地都是中国士兵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就这么让出去了,怎么面对那些士兵的亡灵。

毛主席立马否决了赫鲁晓夫的这个要求,“其他的要什么都能接受,但是土地,如果就这么轻易送给了你们,那我无法面对那些死去的战士的亡灵,我不想让他们不安心。”

赫鲁晓夫听懂了这话的意思觉得中国连土地都不愿意割舍,那就无法合作了,一下子就把朋友视为敌人。

远在美国的尼克松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还是很高兴的苏联既然不和中国合作了,那么就由美国担任中国的合作人吧,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随后1969年2月1日尼克松在结束越南战争后说:“不要孤立中国。”的友善发言。

这一发言在当时受到了无数美国群众的反对,历代美国总统对于中国都有着严重的反华思想,久了以后美国群众们也就被这种思想给毒害住了。

尼克松还是很清醒的,没有因为群众而出来澄清,之后还放松了对华贸易的条件,甚至还停了第七舰队巡逻台湾海峡的任务。

一来二去的表现,毛主席发现了端倪,这尼克松不就是在示好吗。反正也跟苏联闹掰了不如和美国一起联手抵抗苏联。

于是毛主席积极的会应了美国发出的和解信号,邀请了美国记者来访华,回国之后的记着写了一篇报道,大概内容就是暗示中国的友好。

可是示好这件事又不能够表现得太明显,如果让苏联知道了觉得中国转身投靠别的国家心里肯定一肚子火,说不定就把矛头指向中国。那美国肯定也没有好果子吃。

让别的国家知道了认为美国已经有了新欢不再和他们同盟,便也会投靠苏联。思考再三后尼克松这次提出秘密访华。

就像尼克松自己说:“如果我需要开议会我不会让所有人聚集在一起,那样上午开的会,下午就会登在报纸上。”可见尼克松对于保密任务做的何其的好。

在接受到秘密访华之后中国也表示理解,著名的“乒乓外交”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开始了秘密访华之旅,此后通过此次访华中国也在联合国取得好成绩,众多国家看到美国与中国建交也纷纷前来联系。

中国也在此打破了新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的经济一下子就飞跃到了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国。

尼克松知道中国会站起来,但是他没有想到中国站起来以后居然顶破天。

要说中国完全是靠美国升起来的也不完全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靠着人民的热血和耐力做成的一件件大事,他只是为中国打下了一个好地基。

1994年临危的尼克松对于中国的发展表示:“我其实很后悔,我可能亲手创造了东方巨兽。”

尼克松对于中国不是很友好吗?怎么会说出此番话,难不成是有深意。

清醒的人都知道尼克松对于帮助中国从来都不是有情而是利益,他晚年肯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毕竟是他为美国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敌人。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