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宣布取缔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所有在校的外国学生都须转到其他学校,这一行动可能扩大到其他美国著名高校。 自从特朗普上任后,联邦政府盯上顶尖高校,要求整顿所谓“反犹主义”并改革招生政策,否则削减联邦资金。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哈佛首当其冲。 3月起,政府先是威胁审查其90亿美元联邦拨款,接着强硬要求“治理改革”,遭哈佛拒绝后,双方迅速剑拔弩张——政府冻结22亿美元拨款、取消4.5亿美元资金,甚至威胁剥夺免税资格;哈佛则多次起诉,坚称政府干预学术自由。 当资金博弈陷入僵局,政府突然将矛头转向国际学生:5月22日,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的学生交流项目资质,称其“屡次违法”,不仅禁止招收新生,还要求现有国际学生转学。 哈佛校长痛斥此举“非法且有害”,但政府毫不妥协,直言“招收国际学生是特权而非权利”,将学术问题彻底政治化。 最无辜的是卷入风波的留学生。许多中国学生本怀着学术理想赴美,如今却被迫中断学业、重新择校,合法身份也岌岌可危。 而这并非个案:哥伦比亚大学早已被砍掉4亿美元拨款,康奈尔、西北大学等也传出拨款冻结消息。 若政府持续施压,美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吸引力将严重受损——国际学生向来是校园多元化和科研活力的重要支柱。 这场冲突本质是美国社会政治极化的缩影:政府视顶尖高校为自由主义“堡垒”,试图通过资金和政策干预强化控制;学校则坚守学术自治,拒绝沦为政治工具。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高校遭殃?美国大学能否继续吸引全球人才?这场由哈佛引发的教育地震,正在改写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也让全球学子对赴美留学的前景多了几分疑虑。
一个哈佛学生说不会来中国留学,他说:留学你们太掉价了怕工作不好找。虽然技术含量高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