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位男子花了800块钱,为家人叫了辆网约车。没想到的是,司机开车全程都没碰方向盘,一直用的是无人驾驶模式。而司机本人呢,一路上都在玩手机游戏、剪指甲。男子后来知道这事后,非常生气,马上向平台投诉了这位司机,要求严厉处罚。 事情是这样的,谭勇本来要和家人一起回家,但临时有事走不开,就帮家人叫了辆网约车。出发前,他还特地叮嘱司机一定要小心开车,因为路途有四五百公里远,怕司机累,就提醒他要集中精神开好车。司机当时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们跑顺风车这么多年了,你就放心吧,把你的家人交给我,你安心工作就行。”谭勇听了觉得这些老司机跑这点路应该没问题,肯定能把家人安全送到家。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后来家人到了家,给他反馈说这个司机不太靠谱,全程都没摸过方向盘。谭勇赶紧问怎么回事,“不摸方向盘怎么开车呢?”家人们心有余悸地说,司机用的是无人驾驶模式,根本不用人操作,车子自己就在跑。谭先生是知道无人驾驶模式的,也在网上看过用这种模式出事,如果没及时处理,后果会很严重。于是他赶紧问家人,司机就一直这样吗?那可是四五百公里啊。家人生气地说,司机一直是这样,他把车子设置好后,就开始玩游戏,玩累了就躺在座位上休息,眼睛都不看前面,直接闭着眼睛养神。“我们看着车子自己跑,心里真是好害怕呀,就怕车子突然出问题,可我们又不敢说他,那可是在高速路上啊,万一他脾气不好,发起火来,那后果更不敢想了。” 所以家人们只能忍着,把害怕压在心里,就盼着司机休息一会儿能手握方向盘开车。可是家人的盼望没有用。司机休息了一会儿,又开始干别的了,接着修起了自己的指甲。那种慢慢的、不慌不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的表情,实在让家人们担心。但是又能怎么办呢?不能打扰司机啊,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脾气,要是跟他起了冲突,万一出了意外,那可真是没法挽回了。他们当时也想告诉谭勇,但又怕他着急,更怕他直接联系司机,那样问题可能更大了。所以就一直忍着,心里默默念叨着希望一切平安,能顺顺利利到家。 幸运的是,谭勇的家人一路平安,没有任何意外地回到了家。不过,他们到家后赶紧联系了谭勇,把这事告诉了他,说这个司机完全没把他们的生命安全当回事。“全程四五百公里,一直是无人驾驶,根本没碰方向盘。你花800块钱太不值了,完全把我们吓坏了。以后啊,再也不坐这样的车了,他们的平台也太差劲了。”谭勇听完也特别生气,自己怎么叫了这么个车,幸好没出事,万一出了点事自己后悔都来不及了,于是赶紧联系了网约车平台的客服,要求他们封禁这个司机,不让他再开车。客服听了之后,立刻表示他们会马上核实情况,如果真如谭先生所说,他们肯定会严厉处罚这个司机,绝对不会允许他再这样做。 有网友看了这事说,“这也太吓人了吧,怎么能这么干呢?偶尔用用无人驾驶还可以理解,但是你跑四五百公里一直这样,是不是太过分了?”也有人说,“车子既然有无人驾驶功能,为什么不能用呢?你看这不也没出事嘛,为什么要处罚司机呢?”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 1. 没尽到安全责任 法律规定,像网约车这种拉人的生意,做生意的人要保证乘客的安全。网约车司机在送客过程中,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确保乘客安全。全程四五百公里不摸方向盘,只靠无人驾驶,还在开车的时候玩游戏、剪指甲,这很明显就是不顾乘客的安全。就算无人驾驶技术再好,司机也必须随时看着车辆的运行情况,并且要随时做好自己接手开车的准备,用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然情况。 2. 可能危害公共安全 虽然这次事件没有真的发生事故,但司机的行为本身就带着危险,可能威胁到路上其他人的安全。交通安全法规要求,开车的人要按规矩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这种长时间完全撒手不管车,还去做和开车没关系的事,完全违背了安全开车的基本要求。如果因为这种疏忽导致出了事故,那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比如根据刑法,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等。 3. 平台也有管理责任 网约车平台是运营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司机和服务质量有监督管理的责任。法律和行业规定都要求平台建立好的司机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对于司机在服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果平台没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可能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如果平台没有给司机足够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导致司机出现了这种危险的开车行为,平台可能需要赔偿乘客的损失,或者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对于这件事,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文章里的人名都是化名)
重庆,55岁女子在一家店铺打工,一天,老板让她把价值3800元的胡椒送到网约车上
【15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