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时间回到2014年,那时候中俄达成了一笔重磅军售协议,中国斥资30亿美元,从俄罗斯手里买下6套S400防空系统。 这款装备在当时可是全球顶尖的存在,俄罗斯吹得天花乱坠,说能打飞机、打导弹,射程400公里,能同时盯着几十个目标,还能打弹道导弹。就连美军的F-22和F-35隐身战机,在它面前都得悠着点。 中国引进S400的初衷也很明确:主要是填补高端远程防空的空缺,毕竟那时候我们还没完全掌握一些高端核心技术。而且美国军机时常在我们家门口晃来晃去,搞点事儿,有这么一套防空系统坐镇,心里也能踏实些。 但谁能想到,S400一到中国手里,测试没两下就“翻车”了。 首先是雷达问题,雷达系统一到复杂电磁环境中就“老眼昏花”,目标定位误差能达到五百多米,基本就是蒙着眼打靶。 再看导弹,标称射程400公里,实测却偏得离谱,有时候偏两公里不说,打低空目标成功率连60%都不到。反应速度也不达标,发现目标到发射,居然要18秒,而真正战场上要求10秒内完成操作。这还怎么打仗? 更让人窝火的是,俄罗斯卖给我们的还是“缩水版”,雷达灵敏度比他们自己用的版本低30%,关键的打隐身目标能力还被删掉了,简直就像高价买了台配置被砍的手机。花了这么多钱,买回来却不是“旗舰版”。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也没有大声抱怨,更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默默把S400拆开来研究,雷达、导弹、数据链、抗干扰技术、机动发射车……每个细节都一一分析,不是为了照搬,而是为了找出问题在哪,突破点在哪。 在S400暴露的问题中,中国军工界列出了十几项技术攻关课题,全都立项攻克。说白了,S400成了中国防空武器升级的“教材”,甚至可以说是“磨刀石”。 于是,三年之后,红旗-9B面世了。这款完全自主研发的防空系统,不但在技术参数上追平了S400,还实现了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比如说,它用的是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对抗电子干扰的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导弹射程250公里,能同时追踪多个目标,甚至还能精准打击高速低空飞行器,打击效率高、反应速度快。 接着,红旗-9C也来了。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一亮相就引发巨大关注。 这款红旗新一代防空系统,射程超过400公里,具备打隐身战机的能力,还搭载了“智能大脑”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实时调度火力资源,打击精度能达到米级精度,比S400还先进一个时代。 更关键的是,中国没有把防空系统当作单一装备来看,而是打造出一套完整的防空体系。 红旗-9负责远程拦截,红旗-17A负责近距离快反,红旗-22和红旗-16C则负责中程防空,配合各种雷达站和电子战系统,形成“高低搭配、多层覆盖”的全域防空网。这可不是S400那种“单打独斗”能比的。 S400真正出现在战场上,结果更是一地鸡毛。2025年印巴冲突中,印度花了大价钱买来的S400,还没发挥多大作用,就被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和国产导弹轻松摧毁,两辆发射车直接报废,损失惨重。 枭龙战机不过是一款第三代战机,也没有太多高端隐身能力,却能轻松突破S400的防御体系。 反过来看,中国出口给巴基斯坦的红旗-9BE却成功拦截了不少印度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这一对比,不说别的,军火市场上的买家自然就看在眼里了。 于是,红旗系列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越来越吃香,不少中东和亚洲国家都开始采购,甚至部分原本依赖俄罗斯的国家,也转头投向了中国。 对俄罗斯来说,最让他们尴尬的可能不是中国不再用S400,而是中国已经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一方面,俄罗斯的S400还在原地踏步,更新速度慢、体系化能力差。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部署的S400甚至被美制火箭炮系统击中,说明它在真实作战中抗压能力并不强。 另一方面,中国已经迈入更高层次,不仅有更先进的红旗-9C,还有在研的红旗-100,射程将突破500公里,甚至具备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潜力。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军工体系因为西方制裁缺少关键零部件,还得转头来从中国采购无人机和电子元件。曾经作为出口武器的“大国”,现在却成了中国的客户,这种“反转”实在令人唏嘘。 如今的中国防空体系,不仅实现了自主可控,而且在多个维度上超过了俄罗斯的现有水平。而普京当初那笔交易,原本是想通过军售拉近中俄关系、巩固影响力,如今却意外地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可以说,这局棋他真是“算漏了一步”。
西方一直认为中国继承了苏式武器后跳不出框框,俄乌战场俄军武器又非常拉胯,这才是误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