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女知青李亚茹返城前夜,她颤抖地解开衣扣,对丈夫说:“今晚,我们做最后一次夫妻吧!”转身便抛夫弃女返城,42年后再次与女儿相见,那场面实在是让人揪心。
随着知青返乡的政策来临,李亚茹一家陷入了挣扎与艰难的抉择之中。
曾顺应着国家的号召,上海知青李亚茹怀揣着大有作为的志向前往东北。
站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的李亚茹随后被分配在五七农场进行插队。
在这儿一干便是七年。
刚开始知道分配东北的李亚茹非常兴奋。
她曾经听说过东北那辽阔的黑土地,内心莫名自信地觉得自己一定能有一番成就。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真正来到这里的李亚茹直接被劳动拍打在这片土地上。
要知道在上海的李亚茹可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文艺女青年。
自小家中好吃好喝的供着,怎么会知道劳动的辛苦呢。
就说那每天早上迎着刺骨凛冽的冷风背着农具出门干活。
李亚茹就完全受不了,她浑身瑟瑟发抖,手指根本难以伸出。
但看着别人都能坚持早出干活。
她也不是那娇气的性子,所以怀着自己内心的倔强也与大伙一起劳动。
但劳动的苦更是让人难耐。
李亚茹连最基本的农具都分不清楚,通过好长时间才终于在别人的帮助下弄清。
每天跟着大家劳动,拿着锄头的手每天都被磨出血泡,然后将血泡磨烂。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着。
她那大有作为的志向随着风早已远去。
但好在老天为李亚茹找了一个新出处。
没过多久,学校严重缺老师。
因为李亚茹从上海大城市来的,并且上过学有文化。
所以随后便被举荐到学校任教。
这个消息让李亚茹又喜又怕。
她开心这样不用干重活,但是又担心自己教不好学生。
刚到学校的李亚茹不出所料很难适应,对于教学和学生的方面都困难。
但好在学校有位叫刘宝民的男老师对她很是照顾。
从备课上课到管理学生,李宝民都倾囊相授。
渐渐地,李亚茹像找到了依靠一样,非常依赖李宝民。
两人的相处越来越深入,很快关系更进一步。
随着感情的急剧升温,李亚茹决定嫁给刘宝民。
当时的李亚茹在爱中沉浸,并没有再想返城的事情。
很快,两人便有了一个可爱女儿。
虽然生活没有那么富足优渥,但总归是幸福的。
随着政策的发布,大多数的知青都已返乡。
李亚茹内心经过长久的纠结也决定返城。
1978年,李亚茹收到父母寄来的招工简章,她的心再也按耐不住。
可是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单身。
李亚茹为了自己的前程决定与李宝民离婚。
这件事情告知丈夫以后,丈夫的脸上明显痛苦。
但是他是真心爱李亚茹,不愿李亚茹抛弃大好前程,随即便点头同意。
最后一晚,在女儿睡下之后,夫妻二人一言不发。
他们心如刀割,但谁也不知道说什么。
随后李亚茹满眼泪花看着丈夫表示做最后一次夫妻。
二人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他们抱头痛哭。
天亮之后,李亚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李亚茹不敢转身再看一眼。
回到上海后,她经过一番了解选择进入大学读书。
之后顺理成章找到一个好工作,又遇到一个心爱之人。
在外人看来,李亚茹是泡在蜜罐里面的,但她那心底难以触及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多年以后的李亚茹生活条件非常好,她还是忘不掉东北的女儿。
随后踏上车前去看望,李亚茹见到女儿的那一刻痛哭不止,直接瘫倒在地。
可她曾经的离去是无法弥补的。
女儿非常冷漠的不需要她的任何补偿,并且请她离开。
其实女儿的内心在早已不再记恨她,但也没有任何的感情了。
人生就是这样,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我们应为每个决定负责,只要做出的选择自己认为是最优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