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1年,79岁的张廷玉被抄家,竟然搜出了15000多两银子。乾隆冷笑,这

蔼鸣 2025-05-09 17:52:47

公元1751年,79岁的张廷玉被抄家,竟然搜出了15000多两银子。乾隆冷笑,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清官。可当乾隆看完账本之后,他脸色铁青,不仅将15000多银子送了回去,还遵守承诺,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按理说皇帝想杀谁就杀谁,更何况乾隆皇帝代表的可是两千年来封建君权的最高峰,为何在命人抄了张廷玉家之后,还是到了最后乖巧把抄出来的银子还回去呢? 其实,这不怪乾隆皇帝没实力,怪就怪在这个张廷玉实在太强了。 张廷玉科举出身,在康熙一朝就开始得到皇上重用,后来康熙驾崩了,九子夺嫡的胜出者雍正继位,而张廷玉选择在那个时候站在了雍正这一边。 雍正当然很高兴,便放心的任用这位忠心的大臣,君臣之间配合默契,完成了雍正继位之时就设立的目标,雍正于是在后来便提拔张廷玉为军机处大臣,并掌管当时油水最多的户部。 张廷玉人很机灵,知道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皇帝,他本人利用自己汉人的身份,渐渐成为了汉人大臣里的领袖,并且呼吁大家要积极的为雍正皇帝办事。 这在雍正眼中,根本就不是结党,而是张廷玉替自己聚拢一批可用的人才,于是便更加重用张廷玉。 再加上张廷玉办事能力极强,皇帝让他拟旨,话刚说完,张廷玉就把写的工工整整的圣旨递给了雍正,雍正对此极为赞赏。后来雍正身体不行了,临终前想到和张廷玉这么多年的君臣之情,便嘱咐即将继位的乾隆,让张廷玉在去世后可以配享太庙。 乾隆答应了下来,在雍正去世后也是立即任用张廷玉为军机大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乾隆开始嫌弃张廷玉,不为别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认为张廷玉始终不是自己班子的人,而且张廷玉工作起来太努力了,乾隆不喜欢太过于勤奋的大臣。 于是乾隆便想着是不是可以找一个由头,把这个碍事的张廷玉给打压下去,然后把自己的人给提上来。 正好张廷玉在那段时间一直跟皇帝提退休的事,皇帝很烦,感觉张廷玉这是在以退为进,于是便拿出当年雍正的指示,说我乾隆皇帝可是要把你的牌位放在太庙里的,在此之前我不会让你离开皇宫,免得人家说我作为一个皇帝太小气。 而张廷玉见皇帝一直在拿“配享太庙”来说事儿,自然感觉自己确实应该想个办法让皇帝别再猜忌了,于是他干脆在收到皇帝手谕后的第二天,本该是由他亲自去找皇上谢恩的时候,派出了自己家里的后辈去谢恩。 乾隆抓住了这个点,狠狠的批评张廷玉目无天子,竟然随随便便派个人就来谢皇恩,乾隆还恶趣味的派太监去抄张廷玉的家,如果能抄出一些东西,那么踢掉张廷玉就变得更简单了。 太监们果然很卖力的按照皇帝旨意抄家,然后还真的抄出了15000多两银子,这让乾隆皇帝大为欣慰:“谁说张廷玉是忠臣啊,你看看他这么多年贪了国家多少银子!” 可是,当皇帝打开这些银子的账本,看了几眼后,眼睛里的狂喜彻底消散了,里面的记录,分明写的都是这些钱都是当年雍正皇帝赏给张廷玉的银子,而张廷玉根本没花多少。 乾隆脸上挂不住了,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即使张廷玉是真的清廉无私,皇帝也不能说是他自己错了,还是跟着没事儿人似的准许了张廷玉辞官归乡。 几年以后,张廷玉以84岁的年龄离世,想起雍正当年的嘱咐,乾隆还是把张廷玉的牌位放在了太庙,而张廷玉也成为了大清朝唯一一位以汉人身份配享太庙的人。 信息来源: 百科——张廷玉

0 阅读:0
蔼鸣

蔼鸣

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