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也太大了!”湖南一男子在高速上开车时睡觉打呼噜,让智驾自己开车,等到车辆开到家后才惊醒,事后男子查看行车记录仪后,才反应过来自己是怎么下的高速,最后因为疲劳驾驶被罚了200元,网友:敢把生命交给电脑的都是狠人! 2024年5月12日23点,京港澳高速湖南段的路灯在车窗上拉出银色光带,38岁的张建军揉了揉发酸的眼皮,方向盘上的汗渍在皮质把套上印出模糊的掌纹。 出差三天的疲惫像潮水般涌来,仪表盘上的"问界智驾系统"提示灯蓝得发亮,他犹豫了两秒,按下了自动巡航键。 "已为您规划最优路线。"车载语音响起时,张建军的指尖还搭在方向盘上。 后视镜里,后排给女儿买的毛绒玩具歪倒在安全座椅上,让他想起出发前女儿抱着他腿说"爸爸早点回来"的模样。 困意却在此时排山倒海而来,他的头渐渐歪向车窗,双手无意识滑落在大腿上,鼾声混着轮胎碾过路面的沙沙声,在封闭的车厢里蔓延。 行车记录仪忠实地记录着一切:时速120公里的轿车在车道居中行驶,遇到前车减速时自动刹车,临近出口前2公里开始变道。 ETC通道的黄色警示灯扫过挡风玻璃时,张建军的身子随着刹车惯性前倾,却依然沉睡——他不知道,智驾系统正以毫米级精度计算着跟车距离,自动识别着道路标线。 凌晨1点15分,轿车稳稳停在小区单元门前,张建军在座椅按摩功能的震动中醒来,望着熟悉的单元门,一时竟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我怎么到这儿的?"他拍了拍发烫的太阳穴,目光落在中控屏的"智驾里程187公里"上,后颈突然冒出冷汗。 存储卡插入电脑的瞬间,张建军的脊背绷紧了。 视频里,自己的头歪向右侧,双手脱离方向盘的画面反复出现,高速超车时车辆轻微偏移的细节,让他想起去年同事在高速打盹引发的追尾事故。 更让他心惊的是,智驾系统在暴雨路段自动打开雨刷的场景——当时他睡得正沉,完全不知窗外曾下过雨。 "这不是救了我一命,是把命悬在了算法上。"他对着屏幕喃喃自语,手指划过视频里ETC通道的监控截图:自己的身子几乎蜷成一团,方向盘在画面里完全空置,像极了一具失控的躯体。 后怕与侥幸在胸腔里翻涌,他鬼使神差地将视频剪辑后发在抖音,配文"感谢XX智驾,让我活着到家"。 视频在24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点赞区与举报区同时沸腾。 "某某ADS牛批!"的欢呼与"这是拿命赌技术"的痛斥交织,有网友扒出同款车型的说明书:"智驾系统需保持双手接触方向盘,否则30秒后报警。" 张建军这才想起,自己曾在设置里关闭了疲劳监测提醒——为了不受打扰地补觉。 湖南高速交警的处罚通知来得比私信更快。 执法记录仪显示,民警调取收费站监控时,发现车辆通过时驾驶位姿态异常,比对行车轨迹后锁定违法事实。 "两项违法行为:疲劳驾驶、妨碍安全驾驶。"中队长敲着办公桌,"你知道吗?上个月有司机靠智驾睡着,撞上施工区域当场丧命。" 张建军在罚单上签字时,注意到处罚决定书的备注栏写着:"此次未发生事故纯属侥幸。" 他摸着方向盘上的磨损痕迹,想起智驾系统在暴雨中精准转向的画面——那本该是他作为驾驶员的职责。 这场与死神擦肩的归家路,最终在200元罚款和3分扣分中画上句点,却在张建军心里留下长久的震颤。 当算力试图接管方向盘,人力该如何自处?当科技承诺安全,人类该保持怎样的敬畏? "智驾系统帮我开了187公里,但最后握紧方向盘的,永远该是清醒的自己。" 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这句朴素的感悟,或许比任何技术宣传都更有重量。 科技的边界,永远不该超越生命的底线;辅助驾驶的"辅助"二字,始终写在人类责任的基石之上。 当我们享受技术红利时,别忘了,那个在雨夜保持清醒、在弯道精准转向的驾驶员,永远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为真实事件整理评述,无不良引导,请理性浏览,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 河南都市频道,《男子高速疲劳驾驶,鼾声如雷。到家惊醒,发现智驾开车回家》
“心也太大了!”湖南一男子在高速上开车时睡觉打呼噜,让智驾自己开车,等到车辆开到
子焓
2025-05-08 21:33: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