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再次核威胁,国际社会援乌力度空前 来源:难得君 文 | 难得叔 今天是俄乌战争第1167天。 5月5日,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了新一轮攻势。据俄媒报道,乌军重点进攻特特金诺(特基诺)。乌军导弹连夜袭击桥梁后,装甲部队携扫雷车赶赴现场,与俄军展开激烈战斗,乌军第225突击团可能参与了此次行动。 乌军不仅在库尔斯克西部发起攻击,还空袭并摧毁了兹瓦尼附近桥梁。俄频道证实,乌军向库尔斯克地区格鲁什科夫斯基区发起攻击,炮击特特金诺,并在火车站附近交火。亲俄民兵领导人也报告称,乌克兰在特特金诺附近的活动袭击加剧,无人机交火不断,边境雷区被清理,新一轮袭击似乎即将到来。 乌军在库尔斯克仍占据30平方公里区域,控制区虽小,却像扎在俄心脏的钢钉。当俄军为5月9日"胜利日"筹备阅兵时,前线士兵面对的却是无人机集群轰炸和精准炮火打击。 泽连斯基总统在布拉格说出的"如果乌克兰强大,战争就不会爆发",道出了血与火淬炼的真理。如今捷克承诺的180万发炮弹、法国增产的"锤"式制导炸弹、英国倾囊相授的AS-90自行火炮,正在将这句箴言变为现实。 国际军援背后是清醒的战略认知。捷克总统帕维尔宣布成立F-16飞行员联合培训学校时,欧洲各国已形成共识:存放在仓库的武器弹药,远不及武装乌克兰来得有效。 法国将精确制导炸弹产量提升45%全数援乌,德国希腊调拨"爱国者"防空系统,这些举措印证着简单而残酷的战场算术——每100发炮弹就能消灭1名侵略者。当乌克兰日均炮弹发射量突破万发时,侵略者的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PJ正陷入自我编织的战争囚笼。德国媒体尖锐指出,对克里姆林宫而言,和平才是真正的灾难。俄军工复合体的畸形繁荣、数十万伤残士兵的社会隐患、阵亡家属的抚恤黑洞,这些战争副产品像定时炸弹深埋莫斯科街头。当侵略者用核讹诈掩饰战场失利时,全世界都看清了色厉内荏的本质,所谓"希望不会使用核武"的伪善表态,不过是败局已定时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历史条约的碎片映照出侵略者的虚伪面孔。从1991年《别洛韦日协议》到2003年《俄乌边界条约》,从叶利钦"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的承诺到2014年撕毁条约的暴行,俄用23年时间完成了从签约者到毁约者的蜕变。当PJ在签约仪式上信誓旦旦"维护乌克兰主权"时,恐怕已在谋划吞噬邻国的毒计。这种深入骨髓的扩张基因,在2022年的全面入侵中暴露无遗。 面对核讹诈,国际社会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当侵略者叫嚣"有核国家只能赢不能输"时,全世界应当用行动回应:乌克兰每多一枚防空导弹,前线就少一片焦土;每多一套F-16战机,天空就多一分安宁。捷克弹药计划、法国制导炸弹、英国自行火炮构筑的不仅是钢铁防线,更是文明世界对抗野蛮侵略的精神长城。历史终将证明,那些为自由而战的勇士,永远不会孤独。 这场持续三年的残酷战争,早已超越地缘政治的范畴,成为人类文明与丛林法则的终极较量。当乌克兰士兵在特特金诺清理雷区时,他们开辟的不仅是进攻通道,更是通往和平的荆棘之路。 国际社会持续强化的军援力度,正在将这条血路拓宽为侵略者的末路。正如战场数据揭示的真理:每7000发炮弹构筑的防线,终将在正义的万炮齐鸣中土崩瓦解。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俄再次核威胁,国际社会援乌力度空前 来源:难得君 文|难得叔 今天是俄乌
烁耀中原地
2025-05-06 00:04: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