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乱说话遭的报应!2015年8月,浙江有个女的在吃火锅的时候喊服务员加汤。当时店里客人多,服务员过了5分钟才过来。这女的一下子就火了,不仅骂服务员,还在网上投诉。服务员觉得委屈,就跟她理论,结果争执当中,这女的居然骂起服务员的妈妈。服务员一气之下,端起一盆热水就浇了过去,把这位林女士烫得面积很大。
2015年8月,浙江省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室,突然来了一群慌慌张张的人。医护人员看到担架上浑身通红的女子,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个全身42%面积烫伤的重病号。
在充满刺鼻消毒水味的走廊里,围观看热闹的人小声说着事情经过。谁能想到,这么吓人的伤害案子,竟然是从火锅店里一个平平常常的加汤要求引起的。
那天晚上七点多,市区一家有名的连锁火锅店正是吃饭的高峰期。32岁的公司职员林女士,带着妈妈、妹妹和七个月大的儿子,坐在大厅的角落里。
火锅热气腾腾,林女士发现锅底的汤变少了,味道也越来越咸,就抬手叫服务员来加汤。这么一个看着很普通的举动,却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了一连串倒霉事儿。
当时负责这个区域的服务员小朱,刚满17岁。他是皖北农村的,初中没毕业就跟着老乡来浙江打工,都半年了。他爸妈离婚后,妈妈改嫁了,他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寄回了老家。店长说,这孩子性格内向,但是干活很勤快,经常主动帮客人拎重东西。监控显示,接到加汤的要求时,小朱正在收拾隔壁桌打翻的饮料,手上还端着两盘等着上桌的菜。
根据当地劳动监察部门2015年服务业用工调查报告,这家火锅店服务员平均每天要接待120个人,比行业平均的80个人多了不少。小朱那天已经连续工作9个小时了,中间就休息了15分钟吃了个饭。听到林女士催加汤,他看了看汤锅,觉得还能接着涮一会儿,就先去处理了其他三桌客人加菜的事儿。他这个职业判断,成了矛盾激化的开头。
5分钟后,小朱回来拿起汤壶,林女士突然一下子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有目击者说,这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妈妈当时情绪特别激动,指责服务员“故意慢待客人”。小朱一直鞠躬道歉,解释说高峰期人手不够,可林女士已经打电话向店长投诉了。从火锅店的值班记录看,当时后厨还有17张加菜单没处理,大厅里的空盘子堆得比平时多了两倍。
为了平息事情,店里让小朱再当面给林女士道歉。但是根据法院卷宗记录,林女士这时候突然说起小朱家里的事儿:“你妈没教过你怎么干活吗?”这句话一下子就像导火索一样,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了。
有心理专家分析这个案子的时候说,小朱一直缺少家庭温暖,听到有人用侮辱性的话骂他妈妈,心里的防线一下子就垮了。
监控画面记录下了吓人的一幕:小朱甩开阻拦他的同事,跑到后厨,几秒钟后端着个不锈钢汤盆又跑了回来。鉴定报告说,盆里的水温有92摄氏度,是后厨当时正在熬的菌汤底料。
滚烫的汤从林女士头顶浇了下去,好在她怀里的孩子被外婆及时抱开,才没被烫到。
林女士尖叫起来,小朱站在那儿,一下子呆住了。从公安机关的笔录能看出,小朱清醒过来后,马上用工作手机报警自首了。
林女士经过医生诊断,面部、脖子还有前胸都出现了深二度烫伤,后面治疗得做好几次植皮手术。司法鉴定把她的伤残等级定为八级。
被告小朱的辩护律师拿出证人的话,说在出事前三个月里,小朱因为服务问题被顾客投诉了6次,但是店里从来没给他做过心理疏导。
原告林女士那边呢,拿出了她三年来在各个消费平台的投诉记录,其中投诉服务行业的占了78%。主审法官在判决书里特意提到,这个案子暴露了服务行业里劳资关系紧张,还有消费者对自己权益认识有偏差这两个问题。
2016年4月,法院考虑到小朱还没成年,又有自首情节,再加上林女士言语刺激这些因素,判小朱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火锅店老板因为没管理好员工,被判赔23万元。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当年发布的《服务业冲突预防指南》里,专门新增加了一条,说“消费者维权的时候要注意方式别太过了”。
宣判那天,出现了让人叹气的一幕。法警要把小朱带走的时候,小朱突然转向林女士坐的地方,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少年,带着乡音,用普通话说了句“对不起”,旁听席上有人忍不住小声哭了起来。
林女士头上包着纱布,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医护人员说,她烫伤的地方就算伤口愈合了,后面还得长期做疤痕修复治疗。
这个案子在当地服务行业引起了很大震动,劳动部门后来花了三个月时间,给从业人员做心理干预培训,出事的那个火锅连锁品牌,也全面升级了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可是,留在当事人身上的伤疤,还有两个家庭破碎后承受的痛苦,永远成了社会上抹不掉的印记。
大灰狼
报应,他也会被报应的,说话记恨你可投诉,下手了,彼此报应!
用户14xxx95
尖下巴高颧骨缩腮帮鹰钩鼻,尖酸刻薄之相,又叫挨刀相
用户10xxx16
活该,活该,活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