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个年轻人进药房就问润滑液。我随口回:"这儿没有,去旁边超市。"话出口就觉得不妥。
你们知道我为啥后悔不?那超市货架上的杂牌润滑液啊,根本不是正经玩意儿!我朋友干检测的,亲眼见过那些塑料瓶口的样品拆开测,结果直接把实验室的仪器给整罢工了——菌落数直接飙到公共马桶圈的三倍!
现在有些小年轻啊,真叫人心疼又着急。网上刷到九块九包邮的润滑液,瓶子花里胡哨的,买回来一挤,好家伙!黏糊糊的像糖水兑胶水,抹身上痒得直挠墙。转头还跟对象抱怨:"我是不是过敏体质啊?"过敏个锤子!那是细菌在开狂欢派对!
药店贵是真贵,可人家贵在刀刃上。见过流水线上的密封包装没?机械手臂咔咔一顿操作,全程连根人毛都碰不着。那些三无产品倒好,小作坊里大妈戴着油手套,指甲缝里还沾着中午的辣椒油,徒手给你灌装。手指头在瓶口刮来刮去,刮的不是润滑液,是细菌培养基!
前几天看新闻更气人。某网红直播间卖爆的"进口润滑液",被扒出来压根没报关单。瓶身上印着洋文,实际是城中村自产自销。用过的妹子说像涂了过期酸奶,第二天直接送妇科急诊。评论区还一堆人刷"好用回购",真不知道是水军还是真傻。
咱们得明白,私密护理不是买白菜!超市货架上的洗发水、沐浴露,用差了顶多头皮痒两天。可润滑液这玩意儿直接接触黏膜,细菌超标能要命!省那几十块钱,换回来妇科病、男科病,够你跑三趟医院挂号费?
更可恨的是那些黑心商家!把成本压到一毛钱一毫升,瓶子比内容物还贵。你问他为啥卖这么便宜,他敢拍胸脯说"薄利多销"。薄个屁!分明是拿消费者当人肉培养皿,赚的都是昧心钱!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二十年前哪有这些破事?老一辈买这类用品,红着脸也要去正规药店。现在倒好,某些平台为了流量,什么妖魔鬼怪都敢推。前两天我还看见有博主教人用食用油替代润滑液,底下一堆人喊"学到了",看得我血压直冲脑门!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AA
食用油溶解橡胶这是要意外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