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则消息引发了热议。有消费者在爷爷不泡茶购买了17元一杯的奶茶,没拆封

董说影视 2025-05-25 12:10:37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引发了热议。有消费者在爷爷不泡茶购买了17元一杯的奶茶,没拆封却发现杯里只有半杯甚至三分之一的奶茶,剩余的大部分空间被杯子包装上半部分不透明的图案遮住,让空杯部分藏在了背后。不少网友跟风反映,称自己也遇到过爷爷不泡茶缺斤少两的情况,有人用手电筒照亮包装,果真看到空杯近三分之一。有人吐槽:“难怪叫这个名字,真把消费者当孙子了。”也有网友说去冰就是这样的,各执一词。 现在,这样的现象实在让人揪心。17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大家掏钱买奶茶,图的就是能喝个饱足一口,却不想落得个杯里空荡荡,这心里头能舒坦吗?消费者把钱交出去,就是跟商家达成了一种约定,对方得提供足值的商品。这爷爷不泡茶的做法,明显是把约定当儿戏,把消费者的信任当软柿子捏,眼里哪还有把消费者当爷的自觉呀。 一、从咱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心理来讲,大家挣钱都不容易,花17块钱买奶茶,本就图个享受和实惠。要是发现买来的是个“半杯水”,这落差太大了。而且,这包装设计藏着掖掖的举动,太让人反感。把空杯用图案遮住,这不是故意误导消费者吗?买东西得看清楚里面的量,结果被包装给蒙蔽,这跟被坑了有什么两样?商家这么做,完全没把消费者的知情权放在眼里,长此以往,还有谁敢相信他们呢? 二、从法律角度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摆在那里,商家就得遵守。缺斤少两这事儿,可是明明白白违反规定的。消费者有权利要求商家退差价、赔偿损失,甚至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可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嫌麻烦,往往就自认倒霉了。这无形中就让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机,让他们胆子越来越大,把法律当摆设,把消费者当傻子。这要是不及时整治,以后市场上还不知要冒出多少这样的坑人套路呢。 三、从企业品牌建设角度看,爷爷不泡茶这牌子,本来应该是用诚意和品质赢得顾客的口碑。可这一出缺斤少两的戏码,直接把品牌形象拉到了谷底。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快,一个负面消息,能让一个品牌多年积累的声誉毁于一旦。就像盖房子,平时费尽心思慢慢垒砖头,可一不小心,这地基就散了,房子就塌了。而且,这还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员工在这样的企业里,还有干劲吗?要是企业都靠这些不正当手段赚钱,员工也觉得脸上无光,人心散了,队伍也难带了。 希望爷爷不泡茶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整改,别让“爷爷”这个名号成了消费者的笑柄,而是靠诚信和质量,重新赢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让整个奶茶行业都能走上正道,让咱老百姓能开开心心喝上一杯放心奶茶。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董说影视

董说影视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