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5-25 03:32:55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黄菊喜是江西黄袍山村的普通农妇,生在1900年左右,具体日子没人记得清楚。她家世代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靠几亩薄田糊口。黄袍山这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村民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黄菊喜人老实,干活麻利,心地也好,村里人都挺喜欢她。 20世纪30年代,江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地盘,毛泽东这些共产党领导人常在这儿活动。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在井冈山搞根据地,推行土地改革,黄袍山也跟着沾了光。村民们分到点地,日子比以前好过些。黄菊喜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主动加入了农民协会,帮着组织开会、发传单。她家那间破屋子,也就顺理成章成了红军和革命干部的落脚点。她没啥多的,顶多煮点稀粥给同志们吃,有时候还帮着缝补破衣服。 1933年秋天,国民党搞第四次“围剿”,苏区形势紧张得不行。毛泽东忙着指挥战斗,常在各个村子间跑。一天深夜,他带着几个人,冒着大雨到了黄菊喜家。她二话不说,赶紧招呼人进来,给弄了点热乎饭吃,又安排他们藏在地窖里。那地窖挺隐蔽,上面盖着木板,堆点稻草,一般人瞧不出来。第二天早上,敌人突然进村搜查,挨家挨户翻了个遍。黄菊喜眼看躲不过,脑子一转,用自己儿子吴朝炳当幌子,镇定地说了那句关键的话:“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敌人信了,把吴朝炳抓走,折腾了一通没找到其他人,就撤了。毛泽东他们安全脱险,可吴朝炳却被敌人带走,受尽折磨,最后牺牲了。 吴朝炳是黄菊喜的二儿子,那年才20岁左右。他被抓后,死活不说实话,硬是扛住了敌人的拷打,最终成了烈士。黄菊喜心里跟刀割似的,可她知道,儿子是为了革命死的,值。她咬着牙,继续干活,默默支持着红军。 黄菊喜跟毛泽东的缘分还不止这一次。早几年,毛主席常来黄袍山调研,跟村民聊民情,了解情况。黄菊喜家因为常接待人,跟他打过好几次交道。毛泽东挺感激她这种普通老百姓的支持,还夸她是“革命的好母亲”,让她别放弃。这话她记在心里,也更坚定了她帮革命的心。 时间一晃到了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全国上下热热闹闹搞国庆庆典。黄菊喜接到邀请,要去北京参加活动。她坐上火车,一路看着窗外的高楼大路,心里感慨这新中国真是变了样。到了北京,有人接她住进宾馆,10月1那天,她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站在那儿,她瞧着底下游行的人群,热泪盈眶。毛主席亲自接见她,握着她的手说谢谢,提起了当年的救命之恩。黄菊喜激动得说不出话,只觉得这辈子值了。 回了村里,黄菊喜还是老样子,种地干活,参加集体劳动。她常跟乡亲们讲北京的事,说新中国多厉害。她的故事在村里传开了,后来还上了报,全国都知道了这个普通的农妇有多不平凡。晚年日子好过了些,政府照顾她,1970年代她因病去世,享年70来岁。墓碑上刻着“革命母亲”,简简单单几个字,写满了她一生的重量。 这故事不光是黄菊喜一个人的事。它让人看到,革命不是几个大人物的事,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一块儿撑起来的。黄菊喜没啥文化,也没啥钱,可她用自己的聪明和胆量,救了毛泽东,也为新中国出了力。她的儿子牺牲了,家也差点散了,可她从没后悔过。她跟毛主席的几次碰面,成了她跟革命连得更紧的线。1959年那趟北京行,不只是对她的表彰,更是对所有默默付出的老百姓的肯定。

0 阅读:0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