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中国“封锁”失败?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美国可能也没想到,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后,中国稀土管控更严了…… 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高科技的“维生素”。手机、导弹、新能源车都得靠它。中国一直是全球稀土供应的“主心骨”,尤其是重稀土,全球98%的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手里。可美国每年要用掉大量稀土,70%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这种依赖让美国坐不住了,所以当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宣布能生产重稀土时,西方媒体一度兴奋得不行。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莱纳斯的工厂年产能才1500吨,连中国重稀土年产量的1%都不到。更关键的是,莱纳斯的生产成本是中国的两倍以上,而且核心设备还得从中国进口。换句话说,就算马来西亚能产重稀土,也没法动摇中国的地位。就像美国MP稀土公司跟沙特签了协议,可沙特的稀土储量只占全球1.5%,开采出来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这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得回到中国这条主线上。 中国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没急着“封杀”,而是不动声色地收紧了管控。今年4月,中国把镝、铽等7种重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要求每批出口都得单独申请许可证,还得详细填写最终用户、用途和运输路径。这招“一批一证+最终用户”可太厉害了,直接卡死了稀土转卖的漏洞。以前美国企业还能通过韩国、马来西亚这些“中间商”偷偷拿货,现在中国连韩国两家变压器公司都警告了,谁敢转卖就断供。 这还不算完,中国最近又加大了打击走私的力度。5月刚查获一起25吨的稀土走私大案,连香港、澳门口岸都纳入了管控范围。美国军工企业这下慌了神——F-35战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导弹的制导系统、雷达的关键部件都得靠中国供应。现在美国的稀土库存只能撑1-2个月,部分企业甚至只剩40-60天的量。五角大楼内部评估,如果中国完全断供,美国70%的军事装备在18个月内将无法维护。 这场稀土博弈,表面看是资源之争,背后其实是大国战略的较量。中国用“一批一证”堵住漏洞,用“最终用户”追踪流向,用“金砖联盟”巩固地位,把稀土从普通商品变成了战略武器。美国就算再不甘心,也得面对现实——在稀土这个战场上,中国的牌越打越稳,主动权始终在自己手里。
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中国“封锁”失败?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
墨香染时光
2025-05-24 17:03:22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