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刑为何是最可怕的刑罚?东条在绞架上挣扎了12分30秒才咽气,脸上涕泪横流,下身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5-23 17:54:35

绞刑为何是最可怕的刑罚?东条在绞架上挣扎了12分30秒才咽气,脸上涕泪横流,下身一片狼藉,可谓受尽了折磨。 1948 年 12 月 23 日凌晨 0 点 01 分,东京巢鸭监狱里,东条英站在绞刑架下,他的假牙被提前取下,眼镜也不在脸上,原本那副不可一世的模样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惶恐与绝望。一个黑色的头套无情地罩住了他的脸,行刑官约翰・伍德中士目光冷峻,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刹那间,东条英机脚下的活动地板弹开,他的身体像断了线的木偶一般直直坠落。在绞架上,他拼命挣扎,足足 12 分 30 秒后,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死时,他涕泪纵横,失禁的尿液浸湿了裤子,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曾经所谓的 “尊严” 被彻底碾碎。 作为日本甲级战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他犯下 54 项滔天罪行,这绞刑,是他罪有应得的结局。在西方的观念里,尤其对于军人而言,绞刑是最严厉的惩罚,东条英机这样沾满鲜血、双手罪恶滔天的战犯,承受这样的刑罚,毫不为过。 回溯到 1945 年日本投降后,东条英机清楚,自己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核心人物,已成为盟军追捕的首要目标。他陷入了绝望与恐惧交织的境地,开始盘算着如何逃避即将到来的审判。起初,他去找陆军大臣下村定,假惺惺地询问自己是否该自杀,实则是想从下村定那里得到不自杀的借口。 下村定明白他的心思,便顺着他说,他自杀可能会让美国将战争责任归到天皇身上。东条英机一听,正中下怀,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心安理得地回了家。但随着抓捕的日子越来越近,风声越来越紧,他又开始动摇了。想到自己身为内阁首相兼陆军大将,若在敌人的法庭上受辱,实在颜面无光,于是又决定自杀。 切腹这种传统的自杀方式,因其漫长而剧烈的痛苦,让东条英机望而却步,他选择了用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找来医生铃木恒建,让医生用木炭在自己心脏部位画了一个酒杯大小的圆圈,想着到时候对着这个圆圈开枪,就能迅速死去,减少痛苦。可这个圆圈却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麻烦,衣服的摩擦会使圆圈变淡,洗澡的时候还可能被洗掉。每次洗完澡,他都得让夫人用笔重新描一遍,时间一长,圆圈的位置逐渐偏离了原来的地方,这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1945 年 9 月 12 日,美国宪兵如神兵天降,将东条英机的家团团包围。走投无路的东条英机,颤抖着拿起手枪,对准胸口的圆圈扣动了扳机。然而,命运似乎在这一刻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圆圈位置的偏移,加上他使用的柯尔特 22 手枪威力微弱,子弹并未击中心脏。美国宪兵冲进屋子时,看到的是浑身是血却还苟延残喘的东条英机。 宪兵们检查了手枪后,不禁对他嗤之以鼻,嘲讽道:“拿柯尔特 22 自杀,简直是笑话。要是真想死,为啥不用旁边的柯尔特 32?” 东条英机用微弱的声音为自己辩解,说不朝太阳穴开枪是为了让人们能认出他的容貌。但谁都清楚,这不过是他贪生怕死的借口罢了。 很快,医生赶来,检查后发现他伤势虽重却不致命。随后,他被紧急送往美国陆军第九十八野战医院。麦克阿瑟严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他的性命,因为他必须接受正义的审判,让他这样轻易死去,太便宜他了。美军士兵们排着队为急需 B 型血的东条英机献血,他们并非出于怜悯,而是要让这个战犯在法庭上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在美国军医的悉心照料下,东条英机的伤势逐渐好转,他开始能吃麦片粥、喝果汁和米汤了。1946 年,伤愈后的他被带到东京,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在法庭上,他依然贼心不死,妄图为自己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开脱。 他颠倒黑白,声称发动太平洋战争是自卫行为,侵略亚洲国家是为了解放他们,掠夺资源和虐待人民是战争需要,还狡辩称日本没有违反国际法。但铁证如山,那些被他和他所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残害的无数生命,那些被战火摧毁的家园,都在无声地控诉着他的罪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最终判定他为日本头号战犯,与其他六名战犯一同被列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 回顾东条英机的一生,自 1941 年 10 月担任日本首相起,在他执政的 2 年 8 个月里,日本的侵略战争规模急剧扩大。他主导了对美、荷以及英国的战争决策,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军队在东南亚各地展开疯狂侵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侵华战争中,他更是罪大恶极。 七七事变后,他率日军直扑察绥和晋北,炮制伪 “察南自治政府”。在他的指挥下,日军推行 “三光政策”,所到之处,中国百姓惨遭屠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中国大地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如今,他终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生命代价,可他给世界带来的伤痛,却永远无法抹去,那些被他残害的无辜生命,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都将他的名字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信源:二战秘史:东条英机上绞刑架时泪流满面-国际频道-新华网

0 阅读:1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