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婚男杨某在交友软件邂逅自称未婚的文某,两人恋爱两年,杨某给了38.8万彩

花开富贵有余 2025-05-23 00:17:25

上海,未婚男杨某在交友软件邂逅自称未婚的文某,两人恋爱两年,杨某给了38.8万彩礼还见了家长。谁料,临近领证文某突然提分手且拒还彩礼。杨某上门要债,两人争执后报了警,民警一查,文某竟是已婚骗子,杨某落了个人财两空。 据2025年5月22日光明网报道,上海30岁的杨某一直忙于工作,感情生活一片空白。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成双成对,他心里也有些着急,便想着在交友软件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能遇到自己的缘分。 还真别说,没过多久,杨某就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文某。文某的头像青春靓丽,聊天时言语温柔又善解人意,还跟杨某说自己也是单身,正在寻找合适的另一半。 杨某一听,觉得自己这是走了大运,好不容易遇到了这么一个各方面都合心意的人,于是赶紧对文某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在杨某的甜言蜜语和悉心关怀下,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交往的这两年里,杨某对文某那叫一个百依百顺,只要是文某想要的,他都会想尽办法满足。 眼看着感情越来越稳定,两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杨某按照当地的习俗,给了文某38.8万的彩礼,还带着文某见了自己的家长,双方家长对这门亲事也都挺满意,就等着挑个好日子去领证结婚了。 可谁能想到,就在领证的前几天,文某突然跟杨某提出了分手。杨某当时就懵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分手呢? 他苦苦挽留,问文某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他都可以改。但文某态度坚决,就是不愿意再和杨某在一起了。 杨某见挽留无果,只好同意分手,但他觉得这38.8万的彩礼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便要求文某把钱还给他。 文某一听要还钱,立马就翻脸了,她指责杨某说:你想白嫖?这两年我对你付出了那么多感情,这钱就当是给我的补偿了,凭什么还给你! 杨某被文某的话气得不行,他没想到文某竟然会这么无理取闹。一气之下,杨某冲到了文某的住处,想要当面把彩礼的事情说清楚,让文某把钱还给他。 两人一见面,就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文某见杨某不肯罢休,居然报了警。 民警赶到现场后,了解了一下情况,便对文某的身份进行了调查。 这一查可不得了,原来文某竟然是个已婚妇女!她一直隐瞒着自己已婚的事实,在交友软件上骗取杨某的感情,还骗走了38.8万的彩礼。 杨某得知真相后,整个人都瘫坐在了地上,他欲哭无泪,没想到自己这两年的感情和积蓄都付诸东流了。 而文某面对民警的询问,还一脸的不在乎,仿佛自己做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民事法律关系来看,文某的行为构成欺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文某故意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使杨某在误以为其未婚的情况下,与其建立恋爱关系并支付彩礼,杨某的行为是在受欺诈的情况下作出的,杨某有权请求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即撤销其基于结婚目的向文某支付彩礼的行为。 一旦行为被撤销,文某基于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即38.8万彩礼,应当予以返还。 文某拒绝返还彩礼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同时,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杨某支付彩礼是以结婚为目的,如今双方无法结婚,文某理应返还彩礼,其拒绝返还的行为,显然违背了上述原则。 文某隐瞒已婚事实,与杨某恋爱并收取高额彩礼,在杨某要求返还时拒绝归还,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未婚事实骗取财物的行为,且38.8万属于数额较大。 文某在警方调查时仍一脸不在乎,这种态度并不能改变其行为的违法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行为人的态度而改变对其违法行为的认定和处罚。 杨某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文某返还彩礼;若认为文某的行为涉嫌犯罪,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网上交友一定要谨慎,千万别被几句甜言蜜语就冲昏了头脑,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杨某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希望法律能还他一个公道,让文某受到应有的惩罚。

0 阅读:33
花开富贵有余

花开富贵有余

花开富贵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