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死后,李莲英跪在其灵前边哭边唱:“老佛爷,您把我也接走吧……”任

星河征途远 2025-05-23 00:15:57

1908年,慈禧死后,李莲英跪在其灵前边哭边唱:“老佛爷,您把我也接走吧……”任谁都劝不住,隆裕太后走到李莲英跟前低声说了一句话,李莲英才止住了哭声。 那年冬天,北京城笼罩在刺骨的寒意中,紫禁城深处传出阵阵哀乐,执掌大清王朝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仪鸾殿里跪倒一片人影中,有个瘦小的身躯哭得撕心裂肺,正是伺候了慈禧五十三年的太监总管李莲英。 他额头磕得发青,嗓子哭得沙哑,嘴里反复念叨着要随老佛爷同去,明眼人都知道,这眼泪里七分是怕,三分才是真伤心。 紫檀木镶金边的梳子在他手里翻飞,梳得老佛爷心花怒放。 从八岁净身入宫到六十四岁出宫养老,他伺候人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朝堂上的大臣们背地里骂他是"九千岁",可当面谁不赔着笑脸?连光绪皇帝被囚瀛台那会儿,他还偷偷往冷宫送过棉被,把皇帝感动得直掉眼泪。 老佛爷一走,李莲英的天就塌了,灵堂里他边哭边偷瞄隆裕太后的脸色,这个新主子可是出了名的心眼小。 果然,守孝百日刚满,他就把七大箱珍宝抬进了储秀宫,翡翠镯子、东珠朝冠、金丝楠木摆件,件件都是慈禧生前赏的。 隆裕摸着冰凉的玉如意,嘴角总算有了点笑模样,李莲英扑通跪倒:"奴才这些年替皇家保管的物件,如今该物归原主了。" 出宫那天下着毛毛雨,李莲英把八十万两金条分给了太监宫女。 小德张捧着沉甸甸的包裹,眼珠子滴溜溜转,这个后起之秀早就惦记着总管的位置。 棉花胡同的宅子大门一关,李莲英整日躲在屋里烧纸钱,连窗户缝都拿棉被堵严实了。 可外头的风言风语还是钻了进来:有人说他毒死了光绪,有人说他私藏了皇家宝藏。 1911年开春,北京城的柳树刚抽芽,李家突然传出丧讯,六十四岁的李公公得急病走了,死因说是闹肚子。 出殡那天纸钱撒了满街,送葬队伍里混着好些生面孔,抬棺的杠夫后来说棺材轻得不对劲。 这桩悬案在五十五年后才露了马脚,1966年夏天,海淀恩济庄的荒地里,几个戴红袖章的青年抡着铁锹。 挖开李莲英的墓穴,棺材里赫然躺着颗骷髅头,辫子还盘在脖子上,身子却不知去向。 看热闹的老头咂嘴:"当年他给老娘办丧事,流水席吃了三十五天,如今倒落得身首异处。" 要说这李莲英的结局,早在他得势时就埋下了祸根,给慈禧当差那会儿,他老家大城县给母亲办丧事,白面馒头堆成山,猪肉把全县的猪都吃绝了。 光绪皇帝的丧事才花五十万两,他老娘倒用了五十五万两。这般张扬的做派,不知招了多少人记恨。 出宫后的日子也不消停,虽说把房产分给了亲戚,可海淀的三处宅子哪个不是雕梁画栋? 彩和坊的大院后来改成卫生局,房梁上还留着当年工匠刻的暗纹。 要说钱财,他倒是真舍得散,可那些拿了金条的太监转头就告密,分了房产的亲戚没几年就把家底败光。 最玄乎的还是那个头颅,考古的人说颈骨断口整齐,像是快刀砍的,可要是仇杀,为何单把脑袋送回来?有人说这是江湖规矩,留个全尸好投胎;也有人说凶手故意示威,让李家人日夜担惊受怕。 倒是他墓前那块"钦赐大总管"的石碑,文革时被学生砸成八瓣,如今只剩半截埋在乱草堆里。 要说这太监总管的一生,就像他给慈禧梳的头,表面油光水滑,内里不知缠着多少死结。 伺候人时八面玲珑,到头来连个全尸都保不住。那些年攒下的金山银山,倒成了催命符。 紫禁城的红墙黄瓦依旧,只是再没人记得有个李公公,曾在深夜里给冷宫送过一床棉被。 (信息来源:《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0 阅读:0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