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无锡宜兴市实验小学十岁成长礼预收费用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20日,一张家长群截图在网络流传,显示家委会联合班级老师筹备十岁成长礼,列出7399元的活动经费清单,计划按每位孩子147.98元分摊收取。清单涵盖教室布置1500元、摄影摄像1800元、伴手礼2067元、蛋糕428元、旺仔定制350元、果切954元、鲜花300元(多退少补 )等项目。 消息曝光后,网友纷纷质疑学校乱收费。宜兴市教育局迅速回应,称学校确实有成长仪式活动,但校方未授权任何收费。经调查,收费信息由家长自发在群内发布,老师未参与。教育局明确指出家委会无权组织收费,家长可拒绝,孩子能直接参与活动。 次日,班主任发布新通知,校领导综合各方意见后决定精简仪式,由老师自行准备教室布置材料,学生可携带零食庆祝,学校还将组织其他活动。然而,涉事班级家长的澄清内容与官方通告存在矛盾之处,再度引发网友怀疑。 十岁成长礼旨在让孩子体验生命节点、培养感恩意识,却因高额收费陷入争议。此次事件暴露出家校沟通与家委会管理的问题。家委会作为家校沟通桥梁,决策应充分考量全体家长意愿和利益,避免擅自越权收费。学校也需加强对家委会的监管,规范校园活动收费行为。 教育仪式的意义在于情感传递与价值观塑造,而非物质堆砌。未来,如何让成长礼回归教育本质,在不过度消费前提下,成为孩子成长的珍贵回忆,是学校、家长和社会需共同思考的课题。
近日,江苏无锡宜兴市实验小学十岁成长礼预收费用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20日,
星河轻语时
2025-05-22 17:26:20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