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德国721细菌研究所,一个女管理员恳请负责人亨内博士:“您能像以前那

谦与谦寻 2025-05-22 13:12:37

1944年,德国721细菌研究所,一个女管理员恳请负责人亨内博士:“您能像以前那样再吻我一次吗?”博士不假思索,抱住美人便吻。可他怎么也没料到,女人嘴里竟暗藏了毒药,且分了一半送到他嘴里…… 以唇封缄的,不止是秘密,更是用生命丈量的正义与绝望。 当亨内博士那张因色欲而扭曲的脸庞最终凝固在惊恐与痛苦之中,当他沉重的身躯轰然倒地,韦芳菲的世界也随之陷入一片黑暗。空气中弥漫着氰化物的苦杏仁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 韦芳菲一个年仅22岁的犹太姑娘,用最惨烈的方式,完成了她的使命,也为自己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1943年,笼罩在英国上空的,除了战争的阴云,还有来自德国纳粹的恐怖威胁。一份情报如晴天霹雳般惊动了英国军情五处:臭名昭著的德国721细菌研究所,在亨内博士的主导下,正秘密研制一种足以毁灭无数生命的细菌武器。这玩意儿一旦使用,后果不堪设想。必须阻止它! 可怎么阻止?研究所戒备森严,固若金汤。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英国情报部门的精英们绞尽脑汁,最终一个大胆的“偷梁换柱”计划浮出水面,找一个与研究所内部人员高度相似的人,冒名顶替,潜入内部执行破坏任务。 目标很快锁定在研究所的女管理员谢里薇身上。她年轻貌美,负责资料管理,能自由出入各科室,是接近核心机密的理想人选。 而远在英国难民营的韦芳菲,成了这个计划的关键。1922年出生在德国的她,本该拥有平静的生活。然而,战争爆发,父亲惨死于纳粹屠刀之下,母亲带着她和年幼的妹妹踏上逃亡英国的漫漫长路,不久后也离世。家破人亡的锥心之痛,让韦芳菲对纳粹的仇恨深入骨髓。 当军情处的莫森先生找到她,说明来意,并指出她与谢里薇在外貌上有八九分相似时,韦芳菲几乎没有犹豫。 她不是天生的特工,也不是嗜血的杀手。她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细菌学知识、精密仪器操作、枪械使用、爆破技术,甚至包括如何在必要时利用女性魅力周旋,以及在牙齿中隐秘藏毒这样的特殊技巧。 1944年2月,一切准备就绪。韦芳菲在接应人员奥伯的协助下,潜回德国。在见到被秘密控制的谢里薇后,她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对方的言行举止、工作习惯乃至人际关系都刻印在脑海里。一个重要的情报是:亨内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色狼,对年轻女下属尤其“关照”。 当韦芳菲顶着谢里薇的身份走进721研究所时,她的心跳如同擂鼓,但脸上却平静如水。果然,亨内博士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个“格外顺从”的谢里薇。 他开始频繁以工作为借口接近韦芳菲,韦芳菲强忍着恶心与屈辱,虚与委蛇,巧妙地利用亨内的色心,一步步获取他的信任,同时暗中侦查实验室的布局和研究进展。她知道,每一次的“亲近”,都是在刀尖上跳舞,但为了最终的目标,她别无选择。 就在韦芳菲逐渐站稳脚跟,计划似乎有条不紊推进之时,一封来自英国总部的急电打破了原有的节奏:亨内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十天内就可能将全部资料上交希特勒!留给韦芳菲的时间,只剩下七天! 第二天,韦芳菲主动找到亨内,一番故作娇嗔的“试探”后,被美色冲昏头脑的亨内果然打开了保险柜,让她“一睹为快”。柜子里那成堆的文件和瓶瓶罐罐,正是她要摧毁的目标。 当晚,韦芳菲从奥伯手中拿到了微型炸药。她将炸药巧妙地藏在了一个伪装成爱心便当的食盒底部,第二天若无其事地带进了研究所。 听说“心上人”特地为自己准备了便当,亨内博士自然是心花怒放。韦芳菲趁其不备,用浸有迷药的手帕将其迷晕,随即取出钥匙,打开保险柜,将炸药放置妥当,然后迅速撤离并引爆。 就在她以为任务已经完成,只待一死时,一个纳粹头目得意洋洋地告诉她一个残酷的事实:“你以为炸毁了资料就完了?只要亨内博士还在,他就能把所有东西重新复制出来!”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韦芳菲心中的一丝轻松。原来,真正的威胁并未解除!只要亨内不死,灾难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必须除掉他!一个同归于尽的念头,在她脑海中疯狂滋长。 机会很快来了。那个对“谢里薇”念念不忘的亨内博士,竟然亲自来到牢房“探望”并试图劝降。于是,便发生了那致命的一幕。 她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看着亨内博士在痛苦中倒下,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释然的微笑。这个年仅22岁的姑娘,用她的智慧、勇气和生命,完成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她的事迹,堪称传奇,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信息来源:刘丙海.黄学爵.谍海风云 世界著名谍战和间谍[M]

0 阅读:0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