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长大,走南闯北不少地方,但真没想到,一座千年古都的人能给我这么大的“惊喜”。第二次去洛阳,不是被历史文物震撼,而是彻底被洛阳人给征服了。他们真的跟别处不太一样! 刚到洛阳老城,夜市里卖汤的大爷一句“妮儿,喝汤不?”把我瞬间拉回上海弄堂。可我一回话,他立马标准普通话伺候,这语言切换能力,绝了!更有趣的是,他们说话带着股幽默劲儿,像在演即兴相声,坦荡豪爽,不像上海阿婆那样绕弯子算计。 洛阳的汤文化更是奇观。清晨街头,一群大老爷们端着海碗蹲在路边喝汤,那架势活脱脱丐帮大会。还有那水席,24道菜像流水一样上,每道菜都藏着故事和讲究,不像大城市里那些只重摆盘的精致菜,这里吃的是文化,是根。 他们的生活也特别混搭,汉服少女和抽旱烟大爷能在古城墙下和谐共存。老祖宗的东西不只放博物馆,还能玩出新花样,比如社火直播,牡丹花做成各种美食。这种把历史活在当下、又玩出花来的劲儿,真让我开眼。 洛阳人眼里有历史的光,有牡丹的艳,但最特别的,是他们那种实实在在、带着点江湖气的烟火气。没有大都市的精明算计,没有刻意的排场,就是用一碗热汤,几句幽默的家乡话,告诉你什么叫日子。这种“不一样”,独一份。
“这次白嫖栽了!”女子在上海旅游一个月,住酒店没花一分钱,每次都故意抓红自己但皮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