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敌人撕破她的衣服,用扁担在她的身上砸,打坏了两个扁担,见她不开口,对她连捅三刀,当时她年仅20岁。 欧阳英的父亲是个读书人,认准了光念私塾不顶用,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六岁的她就捧着《论语》摇头晃脑,到十四岁愣是考进了省城的好学校。 襄阳五中的红砖房里,她最爱唱歌,谁也没想到这么个活泼丫头后来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1936年街上热闹起来了,学生们举着旗子喊口号,她跟着同学们在茶馆门口演活报剧,她把长辫子盘成妇人发髻,扮成被鬼子欺负的小媳妇,演着演着眼泪真往下掉。 这时候她就琢磨,光在台上演戏哪够啊,得动真格的,两年后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欧阳克敌",揣着铺盖卷就投了共产党。 18岁那年冬天,她跟着陈少敏大姐往安陆青龙潭扎,这地方可不好待,日伪军的炮楼就杵在五里外,老百姓见着生人就关门。 这时候她已经改名叫杨威,有回在李家湾碰见个老婆婆正纳鞋底,她二话不说蹲下帮忙搓麻线,边搓边聊:"大娘您这鞋底纳得真厚实,要是给咱新四军送去,战士们走路都带劲。"就这么着,三个月工夫拉起二十多个妇救会。 1941年开春,京安县委的同志都替她捏把汗,这姑娘胆大包天,专挑伪乡长家门口开识字班。 有天夜里在张家祠堂开会,油灯刚点上,外头狗叫得邪乎,12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让伪军包了饺子。 等押到罗家湾据点,伪军队长瞅着这个细眉细眼的姑娘直乐:"就你这小身板还搞抗日?" 他们先把她花布褂子扯烂了,抄起挑水的扁担往身上抡,头一根扁担打断时,血顺着蓝布裤脚往下淌。 第二根扁担裂成两半时,地上汪着血水。伪军头子举着刀比划:"再不说同党是谁,老子给你身上开三个窟窿!"杨威咬着牙笑:"你们也就这点能耐了。" 三刀下去,她倒在血泊里还喊口号,等乡亲们摸黑来收尸,发现她手指头深深抠进泥地里,那年在山脚草草埋了,连块木牌都不敢立。 直到1962年开春,陈少敏带着人漫山遍野找,最后凭着当年埋人时垫在身子底下的半截红头绳,才把遗骨迁到白兆山烈士陵园。 如今去襄阳五中,进门就能看见汉白玉雕像,扎短发的女学生昂着头,底座刻着"杨威"俩字。 她老家镇上的中学改名叫杨威中学,每年清明孩子们排着队往雕像前摆野花,镇上老人说起她就叹气:"多水灵的姑娘,要是活到现在该抱重孙子喽。" 十八岁改名换姓钻山沟,二十岁把命搭进去,她改过三个名字:欧阳英、欧阳克敌、杨威,每个名字都记着一段热血往事。 那些年在青龙潭发展的党员,后来有的参加了解放战争,有的在新中国当了干部,他们教子孙辈记住,二十岁不单是穿花裙子的年纪,也能是铁骨铮铮的岁数。 信息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1941年,敌人撕破她的衣服,用扁担在她的身上砸,打坏了两个扁担,见她不开口,对
粉樱萌娃
2025-05-21 15:13:51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