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文房四宝”,便会想到两个典故:
1.端州弃砚:端州一带(今广东肇庆)经常发生冲突,官府经常采用镇压的方式来解决纷争,直到包拯到任后,一改往日作风;他采用安抚的方式,引导百姓种粮充饥,矛盾才逐步缓和。
包拯任端州知州三年,深受百姓爱戴;由于此地盛产砚台,因此他任期已满打算离开之时,老百姓送了包拯一方砚台。
砚台并非金银珠宝,手下便收下了;船行至江中不久后,包拯发现砚台并抛入江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廉洁自律,这就是著名的“端州弃砚”的典故。
2.海笔架:海瑞任福建延平府教谕之时,相当于学校校长,官职很小,但他干得很出色;延平知府前来视察,海瑞身旁的人都跪下了,唯有他没有下跪。
当时的场景类似“山”的形状,犹如笔架,“海笔架”之名就此传开;表明他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为后世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