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卖卫生巾:顶流跨界的魔幻现实与商业博弈 当黄子韬在直播间宣布卫生巾品牌“朵薇”上线时,这场被网友调侃为“男明星的月经生意”瞬间点燃舆论场。售价49.8元的62片组合装15分钟卖出19.5万单,首场直播狂揽4000万销售额,这个数据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实验,更是娱乐圈流量与实业资本的碰撞。 一、从“真性情”到“透明工厂”:流量明星的实业突围 黄子韬的跨界并非偶然。早在2021年,他就创立潮牌YKYB试水商业,如今卫生巾项目被视为其“实业报国”的重要一步。品牌总投资2.75亿元,在浙江东阳建成3条全自动生产线,每分钟生产1200片卫生巾,采用AI污点检测和24小时直播溯源。这种“透明化”策略直击3·15曝光的行业痛点——当传统品牌因质量问题信任崩塌时,黄子韬用“医护级认证”和“零真菌菌落”标准重构消费者信心。 妻子徐艺洋的角色耐人寻味。品牌发布会特别强调她“试用3000片样品”,并带领团队优化吸收速度、贴身感等18项指标。这种“枕边人背书”的营销策略,既是对“男性主导卫生巾行业”质疑的回应,也延续了娱乐圈“夫妻档”的信任构建模式。正如徐艺洋在直播中所言:“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证明,但我一直在用”,这种坦诚反而引发消费者共情。 二、MCN与明星的共谋:流量变现的新公式 这场商业实验的成功离不开MCN机构遥望科技的操盘。作为朵薇第二大股东,遥望科技提供直播渠道和供应链资源,形成“明星IP+渠道+生产”的铁三角。这种模式本质是将黄子韬的“真性情”人设转化为商业信任——当他在直播间怒吼“赚黑心钱的人良心不会痛吗”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明星,更是敢于打破行业潜规则的“改革者”。 但流量红利背后暗藏风险。朵薇的目标用户集中在18-23岁年轻群体,如何突破“粉丝经济”局限是关键。卫生巾行业线下渠道占比超60%,而朵薇6月才启动线下铺设,届时将直面宝洁、尤妮佳等国际巨头的竞争。更值得警惕的是,MCN机构做品牌往往陷入“流量依赖症”,一旦热度退去,产品力能否支撑长期发展仍是未知数。 三、商业伦理与行业变革:卫生巾里的社会隐喻 这场跨界引发的争议,本质是商业伦理与行业规则的碰撞。当黄子韬将卫生巾定价压至0.8元/片,直接挑战传统品牌的利润空间时,他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重构行业价值体系。正如浙江卫生用品商会会长吴跃所言:“透明化生产不是噱头,而是行业升级的必经之路”。这种变革背后,是消费者对“安全、平价”卫生巾的强烈诉求——在3·15曝光小作坊翻新卫生巾的背景下,朵薇的出现恰逢其时。 结语:在流量与实业的天平上 黄子韬的卫生巾生意,是娱乐圈流量变现的缩影,更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一个切片。当他把生产线搬到镜头前,用直播溯源打破信息不对称时,他做的不仅是生意,更是一场关于信任的实验。这种“透明化”模式若能持续,或许能倒逼整个行业提升标准,但前提是产品力经得起时间检验。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卫生巾虽小,却承载着女性健康的大命题。黄子韬能否从“流量明星”转型为“实业家”,取决于他能否跳出娱乐圈的速成思维,真正沉下心来打磨产品。毕竟,在这个“网红产品短命”的时代,唯有品质才是永恒的流量密码。正如朵薇工厂外的标语所言:“我们生产的不是卫生巾,而是女性应得的尊重。”这场商业实验的最终价值,或许不在于销售额的数字,而在于能否让这句话从口号变为现实。 #黄子韬#
黄子韬卖卫生巾:顶流跨界的魔幻现实与商业博弈 当黄子韬在直播间宣布卫生巾品牌“朵
云端漫步的旧梦师
2025-05-20 11:01:32
0
阅读:14